关于新课改的三大误区

摘 要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以人为本 ,即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关于新课改的错误理解比比皆是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以人为本 ,即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关于新课改的错误理解比比皆是,从而导致备考教师招聘的道路荆棘丛生。但是,各位奋战的勇士们不必太过忧心,因为今天小编老师会带领大家系统梳理一下关于新课改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重三维目标,轻掌握 双基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全面素质提高。这无疑成为课程目标的一大的问题,为此新课改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而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当下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三维目标,死板的规定每节课堂的教学目标必须分为三个维度,从而缺乏一定的现实性和适切性。除此之外,部分人文学科还过分重视该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忽视其学科内在的知识性和实用性,造成三维目标浮于表面,未带来实质性的效果。

关键词:针对新课改三维目标的错误理解

误区二:重多媒体教学,轻传统教学形式

教师的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而学生又是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个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课堂教育机智等个人宝贵的财富,会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目前,随着科技的发达和新课改热潮的兴起,现今的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多媒体的方式,甚至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从而导致课堂中师生双向交流的减少。教师成为 机器人 和多媒体的 附属品 。 人机交互 能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 人际对话 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压抑。此外,如果一节课多媒体使用过多,一味追求直观性和缤纷华丽的效果,极易造成 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 的窘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削减教学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针对新课改中多媒体教学的错误理解

误区三:重合作探究学习,轻独立思考

针对现行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是有些老师误将 合作学习 、 探究学习 作为 体现新课标精神 的标签,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实施形式主义,不论学科性质、课程内容,一律分组讨论,搞 合作学习 、 探究学习 ,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实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因课制宜、因人而异,比如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进行讨论或在拓展延伸环节实施探究学习,并且全过程需注重全员参与和明确的责任分工,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关键词:针对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的错误理解

以上是关于新课改理解和实施中常见的三大误区,下面跟着小编老师一起练一练吧。

【判断题】

1.新课改就是合作探究学习,排除其他学习方式。( )

1. 。解析:题干考查针对新课改学习方式的理解。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是并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并且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需要因课制宜、因人而异。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2.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 )

2. 。解析:题干考查关于新课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为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改提出了多媒体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中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是多媒体的 附属品 ,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呈现课程内容。题干表述表述过于绝对化,故说法错误。

中公讲师解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政】即可查看每日时政新闻+时政模拟

回复【资料】即可免费获取各省备考秘籍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中公教师网 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公教师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君杰)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