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 梁露露 刘广辉
8月14日11时,郑州市召开第十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8月13日0:00—24:00,郑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2例。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郑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8例,暂无无症状感染者。以上病例均按要求实施集中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8月13日24时,郑州市重点人群第二轮核酸检测累计采样642552人,检测631920人,尚未检出异常结果。
郑州市针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类重点人群的第三轮核酸检测,已于今天上午9时全面启动。
确诊病例绝大多数在封控区域内
截至8月13日24时,郑州市累计追踪排查密接2540人、次密接8165人;集中隔离密接、次密接和高风险人群21970人,居家隔离33018人。
本次疫情从7月30日发现第一例感染者后,郑州市迅速采取措施,果断划定封闭、封控和防控区域,并随着疫情变化及时采取村(居)闭环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非必要不出郑”,坚决圈住传染源头、封死扩散渠道。
这些措施虽然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但从目前发现的病例来看,绝大多数都在划定的封控区域内。
发现健康码是红色或黄色该怎么办?
健康码为什么会变色?这是因为,当疫情出现以后,疫情防控部门会根据大数据和各种信息的研判分析,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员,将其健康码标注为红色或黄色,即通常说的赋码。
赋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各类风险人员的分类和管控,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告知,请大家不用过于紧张,但务必要高度重视,根据提示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
如果在扫码或查询健康码时发现自己是红色或黄色,该怎么办?
首先要马上联系本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报备,并根据社区工作人员提示,提供参与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含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豫事办”App、“郑好办”App查询的核酸检测电子报告)、个人身份证明、国家行程码轨迹查询结果和个人承诺书等相关材料。
社区工作人员会根据大家的情况,进一步评估研判,对确有风险的人员维持不变,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对经过研判以后,确实没有风险的人员由社区管理员进行改码操作,调整为绿码。
在提供改码服务的同时,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下三种情况暂时不予改码处理:
一是尚处于中高风险区域、封闭区和封控区的居民;二是已经纳入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尚未解除的居民;三是已完成第一、第二轮核酸检测但未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的居民。
下一步,随着郑州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个人健康码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
预计18日完成检测
郑州市目前共有16家省级、市级医院和27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检测,参与检测工作的专业人员共28348人。其中实验室检测人员2232人;日单采单检能力45万管,基本能够满足全市核酸检测工作需求。
在核酸检测工作推进过程中,郑州坚持全员检测与重点人群检测相结合。在检测进度安排方面,采取以点带面方式,将集中和居家医学观察人员作为切入点先行展开,由点及面,根据风险程度不同,逐步向其他重点人群推开,实现全员覆盖。核酸检测部与各区(县)市、开发区建立了24小时联络机制,对采样、标本转运和检测进度进行实时追踪,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整体协调推进。
在检测力量调配方面,根据各区(县)市、开发区和检测机构的具体情况,结合前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实际,科学分析研判,因时因地制宜,在调配核酸检测机构时注重选优配强,提供检测能力强、效率高、质量好的检测机构名单,供所在辖区双向选择使用;同时对全市检测资源进行统筹调配,保持采检匹配。
在检测质量控制方面,构建采样、转送、检测、录入、查询工作闭环,共抽调36名专家驻各检测机构全流程监管,不间断开展质量巡查,随时反馈检测情况、随时发现解决问题,对达不到工作要求的检测机构实时进行调整,确保检测质量。
下一步的核酸检测工作将继续采取分层次、分步骤和全员检测的方式开展。
今天上午九时,第三轮针对郑州市域内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和居家医学观察人员两类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工作已经开始,由上述人员所在地负责组织采检,采样人员上门按照咽拭子1:1单采单检方式进行。
8月15日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即将开始,仍按照风险区域不同,采取咽拭子5:1或10:1混检方式进行采检,预计8月17日完成采样、18日完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