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基石,“重”在管理|腰围|肥胖症|减重|bmi

摘 要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化,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中国成年男性肥胖人口约为4800万,成年女性肥胖人口约为3700万[1]。 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化,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中国成年男性肥胖人口约为4800万,成年女性肥胖人口约为3700万[1]。

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与心血管、内分泌代谢、呼吸系统、生殖系统、骨关节等疾病密切相关,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严重时缩短寿命,还会引起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除了危害个体健康,肥胖还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全球每年因为肥胖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万亿美元[3]。

(一) 肥胖检查知多少

肥胖的体检及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人体成分分析、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肝脏B超及肝功能检查等[4]。


(二) 肥胖界定知多少

诊断肥胖最常用的指标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可根据不同的BMI界值判定体重:18.5kg/m2 BMI<24kg/m2为正常体重范围,24kg/m2 BMI<28kg/m2为超重,BMI 28 kg/m2为肥胖[4]。注意,BMI只是一个粗略的指标,不适用肌肉特别发达的个体等。


肥胖还可根据腰围定义为中心型肥胖[4]: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 85cm,该类人群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体型呈大肚子,小细腿,俗称苹果型身材。中心型肥胖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高于其他类型肥胖。

(三) 肥胖治疗知多少

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摄入和消耗的能量不平衡,甜食、高脂饮食、饮食过量、运动过少、久坐时间的增加、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超重肥胖是可防可控的,可以通过“思、食、动、药物、手术”全方位干预实现体重管理。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减重方式仍是科学合理的饮食疗法联合运动干预,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没有效果时才使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思——改造我们的思想

由于设定不现实的目标无法完成、对自己形象的错误认识,肥胖者常常出现沮丧、抑郁,容易导致过度进食,并引发罪恶感而陷入恶性循环中。可以通过设定奖励,冥想、放松,家人、朋友支持来调整心态。

食——降低热量摄入

饮食疗法包括限制能量平衡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饮食等。

限制能量饮食是指限制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膳食模式。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按一定比例递减30%~50%,在目标摄取量基础上每日减少500kcal,每日功能1000~1500kcal。


高蛋白饮食中蛋白质的供应一般占供热比的20%以上,或至少在1.5g/kg体重以上,适合于单纯性肥胖以及合并血脂异常者,有利于控制减重后体重的反弹,不适用于慢性肾病患者。

轻断食膳食模式: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非连续的2天则只摄取平常的1/4能量。

平时减少食品和饮料中能量的摄入;避免餐间零食;避免睡前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写饮食日记可以记录每天的食物量,还能帮助我们总结、分析肥胖的原因,帮助我们更好的管住嘴。

运动——增加热量消耗

运动除了增加能量消耗和减少脂肪之外,可以减少腹内脂肪,增加肌肉的量;降低血压;改善血糖、血脂;增强体质;减轻焦虑和抑郁状态;增加自信。运动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考虑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指南推荐有氧运动加抗阻运动的模式。每天累计达到60~9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率为100~120次/min,每周5~7 次。抗阻运动隔天进行,每次10~20 min。

药物——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肥胖者体重管理的依从性,降低肥胖相关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率。目前被批准可以长期 ( 6个月)治疗肥胖症的唯一药物只有奥利司他,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从而能够起到抑制肠道对于脂肪的吸收,但是长期服用会造成大便失禁、维生素缺乏、胃肠胀气、便急等。

手术——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上述措施无法有效减重,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度肥胖患者(BMI 35kg/m2)而言,手术是维持长期体重稳定、改善伴发疾病和生活质量的的有效方法[5, 6]。但大部分手术会永久改变患者的消化道解剖结构,可能带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后遗症。手术后需要终生随访。


(四) 减重目标知多少

减肥不是减得越多越好。普通肥胖者在6个月时间减少原体重的5%~15%,这一目标已经被证实可以达到而且有利于恢复健康的。BMI 35kg/m 2者则需要减少原体重20%或以上[7]。

体重降下来,健康升上去。让我们一起管住嘴,迈开腿,降体重,你最美!

参考文献

[1]. WangL, et al. Body-mass index and obesity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findings fromconsecutiv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during 2004-18. Lancet. 2021 Jul3;398(10294):53-63.

[2].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09): 第711-717页.

[3]. Mendenhall,E. and M. Singer, The global syndemic of obesity, undernutrition, and climatechange. Lancet, 2019. 393(10173): p. 741.

[4]. 曾强等,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8. 12(03): 第200-207页.

[5]. 王勇等,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39(04): 第301-306页.

[6]. Mingrone,G., et al., Bariatric-metabolic surgery versus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in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5 year follow-up of an open-label,single-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trial. Lancet, 2015. 386(9997): p. 964-73.

[7]. 中国超重/肥胖不孕不育患者体质量管理路径与流程专家共识.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0. 40(12): 第965-971页.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