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常见误区,早知道早受益

摘 要

  健康科普微讲堂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高脂血症是一个常见病 人们对其误区也很多 比如很多患者认为 只有胖人才会得高血脂 血脂正常了就不用吃药了 还有患者觉得 高脂血症有症状,不用

健康科普微讲堂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高脂血症是一个常见病
人们对其误区也很多
比如很多患者认为
只有胖人才会得高血脂
血脂正常了就不用吃药了
还有患者觉得
高脂血症有症状,不用检查
那到底正确答案是什么?
让我们意义来学习一下吧!周四话健康
8月12日上午九点
医大一院5G病房
综合楼一楼健康讲堂“误区一:只有胖人才会得高血脂”
只有肥胖的人才会有高血脂吧?
苗条的人肯定不会有高血脂吧?
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很多体型苗条的人也会得。高血脂发病和许多因素有关。
比如: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误区二:高血脂有症状”
平时没有不舒服,肯定没有高血脂吧?
血脂的人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及异常体征。
诊断高血脂主要通过抽血化验。
那么哪些人容易血脂异常,需要格外注意呢?
1.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人;
2.爱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的人;
3.体重超重(24≤BMI 28)或肥胖(BMI≥28)的人;
4.不爱运动的人;
5.年龄比较大的人(男性≥45岁,女性≥55岁);
6.经常喝很多酒的人;
7.长期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太大的人。
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晚8点后禁食,不禁水,应空腹10-12小时以后晨间静脉抽血。
抽血化验前2周内应维持原来的饮食,并保持体重稳定。
抽血前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如发热、急性感染。
检查前一晚休息好,抽血前休息5分钟。“误区三:“少吃多动”血脂就可恢复正常”
只要我做到“少吃多动”,血脂就可以恢复正常了吧?
高血脂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改善生活方式是降脂的基础。但有时仅通过生活方式降脂作用有限,此时还应及时启动药物治疗。“误区四:血脂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停药”
血脂降到正常水平后就可以不用再服药了吗?
在血脂达标后,大部分患者仍需按原来的剂量持续服用,没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因为一旦停药血脂又会回升。““坏”胆固醇是怎样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
“坏”胆固醇进入内皮细胞内侧
泡沫细胞,即动脉硬化的“大本营”出现
在动脉管壁中形成黏糊糊的斑块
动脉内管壁往外突起,血管内腔变窄,
血管失去弹性变硬变脆,即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易使血流停滞,
斑块破裂促使血栓形成
血栓堵塞血管,心脑血管疾病发生8月12日上午9:00
不能到现场听讲座的
可扫二维码准时看直播
2021/8/12
与专家面对面
医大一院5G病房综合楼一楼健康讲堂“周四话健康”不见不散~
梁瑞景
老年病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擅长:在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症抢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审核/标题:王静、韩旭、宋永朝
整理/编辑:刘丹杨
图片来源:网络
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
阅读原文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