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科学家发现特效药可结

摘 要

  原标题: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科学家发现特效药可结束新冠疫情大流行? “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谣言! 8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近期互联网出现的疫苗接种不实言论

原标题: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科学家发现特效药可结束新冠疫情大流行?

“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谣言!

8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近期互联网出现的疫苗接种不实言论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近期,网络上个别公众号出现了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的言论。网传信息属篡改旧闻、断章取义、误导公众,网络媒体内容与我中心一贯倡导的接种疫苗政策不符,也与高福主任在全国范围内的媒体采访、学术报告内容不符。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请公众认真甄别信息真实性,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好疫情防控网络环境。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防控信息流行病,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手段,有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我们号召大家把疫苗接种起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倡议:防控疫情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大家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形成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科学家发现这个特效药可结束新冠大流行?尚无确凿证据

近日,全球疫情抬头,一个帖子在网上热传了起来,大意是:“科学家发现特效药伊维菌素,立即使用就能结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网帖还以印度为例,称“服用伊维菌素的邦疫情下降了90%,而未开放此药的邦疫情不降反增。现在印度疫情已大幅减轻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网络传言

首先,印度疫情不是大幅减轻,而是大幅上升。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都未批准伊维菌素用于治疗新冠。

在2021年6月22-24日,世界卫生组织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明确了“没有证据证明伊维菌素是对COVID-19有效的药物。”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

FDA也在官网上发文《Why You Should Not Use Ivermectin to Treat or Prevent COVID-19》指出:FDA尚未批准伊维菌素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COVID-19。伊维菌素不是抗病毒药物,大剂量服用这种药是非常危险的,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图片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官网

就连伊维菌素生产商、美国知名药企默克药厂 (Merck Co.)也认为,尚没有科学证据证明伊维菌素对新冠肺炎具有治疗作用。

但其对新冠的治疗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伊维菌素治疗新冠肺炎的证据不足,不建议新冠病毒感染者自行服用这种药物。至于它能“结束新冠大流行”等说法,完全是异想天开了。

辟谣!网传天津武清确诊两例新冠阳性病例

经梳理核实,近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传播2020年2月5日某媒体报道武清确诊两例新冠阳性病例的旧新闻,部分网民认为武清已有新冠阳性确诊病例,并在微信群中传播武清确诊两例的谣言信息,个别网民炒作武清区医院因此被封闭,另有网民针对上述视频结合近日武清区官方发布查找密接人员公告,发表言论称武清密接者已确诊阳性,接种疫苗无效,700多人已被隔离。以上相关消息均为不实信息。目前,武清警方已对旧新闻视频首发人员进行法治教育。

辟谣!张文宏去了扬州,还去了宝带小区?

经核实,照片中的男子为扬州经开区工作人员。

个别网民出于情绪发泄、主观臆测等目的,不断编造、散布涉疫谣言,或用旧新闻混淆视听,影响社会秩序,破坏网络环境……市民一定要注意了,这些消息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辟谣!进京无核酸证明将被劝返为假消息

近日,网上流传一份“2021年8月份进京出京最新通知”,表示“进京检查站严格执行疫情管控要求,入京的京牌小车司乘人员需要核酸证明,没有的劝返,冀牌车辆一律劝返。通勤人员需持单位工作证明与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方可入京,建议没有特殊情况尽量减少出行或进京。”

经查,该图片系拼接而成,内容为不实消息。

8日下午,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最新进京要求:

根据北京现行疫情防控政策,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当地人员暂不允许进京,待其所在县(市、区、旗)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后,适时放开。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当地人员非必要不进京。需要进京的,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实施14天健康监测,并在抵京当日及满7天时进行核酸检测。 尚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待返京人员和曾有14日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且尚未返京的人员,要相对固定居住场所,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以外的其他地区人员 进京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网传“全省B类C类接触人群有2000多人,外省务工人员不要回来”?谣言

近日,网上热传“贯彻落实全省疫情防控电话电视会议精神”消息,具体内容如下:

网传消息截图

首先,该消息来源于朋友圈、微信群,政府网站以及权威媒体并没有发布过上述内容。

其次,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回到各省都有相应的防控要求,“外省务工人员不要回来”明显不符现实。

网传消息截图

再次,多地官方部门已辟谣该消息。

8月1日,石家庄互联网举报中心辟谣:经查证,网传通知内容不实,该谣言已被全国多地辟谣。

石家庄互联网举报中心微博截图

8月2日,南昌发布提醒:如果你的微信群里有人在传这条消息,请不要相信!

南昌发布微博截图

武汉已全面封闭出入通道?

网上流传图片信息称,武汉各高速公路入口已开始封闭。

8月2日下午,武汉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辟谣,网上流传的关于武汉高速路口封闭的截图实际为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闭出城通道时的新闻。

郑州市全员核酸检测不出报告系谣言!

近日,郑州市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结果会不会出具,成了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8月2日,“全员核酸检测是免费的,不会出报告”的文字开始在郑州市民之间流传,这段文字还称,如需核酸检测报告,离郑或者单位需要,请自费到指定地点核酸检测。郑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上述文字内容不实。8月2日上午11时许,记者查询到了于7月31日下午社区混采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为阴性。

8月2日10:00起,郑州市民可陆续查询核酸检测结果。具体怎么操作呢?目前有三种途径可以进行查询:

关注“郑好办”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核酸检测”,点击“结果查询”进行查询;

登录郑好办App,点击首页“核酸检测结果查询”进行查询。

目前,核酸检测结果查询暂时仅支持通过线上填报的市民,通过线下手动填报市民的检测结果将有一定延迟。

浙江舟山金塘沥港医院出现一名新冠病毒阳性患者?

8月9日,网传“金塘沥港医院出现一名新冠病毒阳性患者,医院现已全面关闭隔离,该名患者可能来自南京,是德尔塔新型病毒。”经金塘管委会疫情防控办核实,金塘镇中心卫生院沥港分院因疫情防控整改需要,于8月6日至8月8日暂停开放三天,并于8月9日恢复开放。此信息不实,纯属谣言。

武汉江夏纸坊感染700多个了,不敢报出来?

8日凌晨,武汉市东西湖区发布警情通报表示,吴某在网上编造、传播涉疫不实信息,对其依法行政拘留。全文如下:

武汉市江夏区阳性86个?

针对网络流传的“江夏检测出86个阳性”信息,经查,该信息严重失实。广大网友请勿轻信谣言,对恶意造谣传谣行为,将追究责任。所有涉江夏疫情,请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

吉林榆树环城乡(原福安乡)朱家村发现一例确诊病例?

7日,多个微信群组及网络互动平台流传“环城乡(原福安乡)朱家村一确诊病例”,“第一次阴性、第二次阳性”、“第三次10:30出结果”等谣言。经核实,以上信息为虚假信息。

江苏海安发现新冠肺炎病例?

海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辟谣消息称,“海安8月6日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相关传言为虚假信息。目前,海安市无疑似、无确诊病例。

株洲芦淞区株百中心店曾有新冠确诊病例出现?

近日,微信朋友圈等非官方渠道称:株百中心店家电部曾有新冠确诊病例逗留。经公安大数据信息及活动轨迹比对,确定株百中心店家电部未曾有新冠确诊病例逗留。

针对8月6日株百中心店员工出现大量健康码“红码”现象,经调查核实:株百安保部接到建设派出所电话称密切接触者张某曾在株百中心店家电部购物(该密接目前正在其他区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通过调取现场监控后,株百中心店按防控要求立即上报该时段所有当班员工资料,并同时上报了一份全员摸底排查表。该全员摸底排查表上报后,导致株百中心店家电部未到现场的员工健康码均出现了“红码”。根据《芦淞区健康码申诉改码流程》相关规定,芦淞区疾控中心对株百中心店上报的第一批37名未到现场的健康码“红码”员工情况进行审核并予以改码处理。同时芦淞区疾控中心在收到市疾控中心的数据信息核实后,第一时间联系建设街道办事处对张某在株百中心店家电部购物的情况进行现场流调,对当天在场人员进行研判后分类管理。

河南长葛新华路西段牛庄确诊一例新冠患者?

成都多趟列车因疫情停运?

7月28日,网传成都车站发布了因受疫情影响停运Z50次成都至北京、K9476次成都至绵阳等13趟次列车的公告。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成都车站获悉,停运车次图片属实,但并非因为疫情,停运主要是受河南暴雨以及上海“烟花”台风影响,图中大部分车次昨天甚至前几天就已经停运了。

成都熊猫基地发现新冠患者?

7月28日,个别网民在新浪微博发文称“熊猫基地有一名新冠感染者”,引发网民关注。

针对该传言,成华区于7月28日通过@成华发布辟谣称:网传“成都熊猫基地有新冠患者”,经成华区卫健局核实,此条消息为虚假信息。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权威信息为准。

成华发布官方微博截图

来源:科普中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