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甜蜜与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里边的辛苦不怕,怕的是独自面对。
产后问题当中,有一种问题比较隐私,那就是产后骨盆底肌的问题。它的出现,让很多女性苦不堪言。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由于妈妈们的分娩过程,导致了骨盆底肌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一张「吊网」弹力下降,网内的脏器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功能也发生异常,如大小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夫妻生活质量下降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如何修复骨盆底肌!
什么是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是一张宽的肌肉薄片,是骨盆底最大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肌肉。提肛肌则是附着在小骨盆的内表面,并构成大部分的骨盆底。骨盆底是由提肛肌和尾骨肌组成。
提肛肌不是一条肌肉,是由三种肌肉组成:耻尾肌(又称为PC肌肉)耻骨直肠肌、髂尾肌。肛提肌与尾骨肌共同构成盆底肌('anx部肌节)
对盆腔和腹腔的内脏器官起承托和支持作用,当盆底肌、腹肌与隔共同收缩时,则腹压升高,这在用力呼吸、咳嗽、呕吐、排便和分娩等活动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要修复骨盆底肌
孕期随着胎儿发育,子宫重量增加,长期压迫骨盆底部,骨盆和盆底肌一定会受到压力。
从而导致盆底肌的松弛、无力、肌纤维变形,以及肌张力减弱,造成一系列的盆底功能障碍。
所以你会发现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这些尴尬的情况:
咳嗽或大笑时会有漏尿的感觉
老想上厕所,每次的量却不多
性生活再也没有收紧感
需要提醒各位妈妈们,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修复盆底肌都非常重要!
4个动作训练修复骨盆底肌
◆凯格尔运动
坐在地板或瑜珈垫上,双腿内扣交错,尽可能地紧缩你的骨盆、
会阴和肛门,持续2-3秒钟后再慢慢放松。
这样重复10次。其中收缩绷紧和放松的动作非常重要,整个动作流程缺一不可,需要一次性连续完成。
这个运动也可以配合深呼吸,会让你更有感觉地投入到运动中,提高运动表现。
◆臀桥
这个动作首先要先平躺在瑜伽垫上,然后将膝盖弯曲,
双脚踩地,之后把臀部慢慢提起。
请注意:腹部绷直收紧,肩膀和双手要紧贴地面,上升臀部,
最后再将臀部慢慢放回地面。
10次为一组,每次练习3组。
◆V字抬腿
首先平躺在瑜伽垫上,接着腹部慢慢用力,并将双腿朝着天花板方向抬起来,
整个人从侧面看像一个大写的字母“V”。
记住,膝盖绷直,不要弯曲,感受那紧绷的感觉;腹部收紧,双臂打直,臀部保持固定。
经常练习这个动作,对女人的阴道紧实有特别大的帮助。
◆药球仰卧起坐
平躺在瑜伽垫上,先将膝盖弯曲,双脚踩地,接着将背部躺在地上。
然后拿着一颗药球,慢慢地坐起来,双脚不能离地,
慢慢感受腹部发力的紧绷和灼热感。
拿着药球进行是更进阶的动作,除了可以锻炼到骨盆底肌外,还可以锻炼腹肌。
总结
以上,希望各位产后妈妈重视盆底肌修复~
另外在盆底肌训练中,可能会遇到其他问题,但是不要慌,请端正心态,对自己要有信心。找到原因,想办法解决,然后继续坚持。有的4-6周就见成效,而有的可能5-6个月才有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在盆底锻炼这条路上用心坚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体态训练师cu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