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专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1年7月30日,第二十四次全军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妊娠糖尿病的全程管理”是本届全军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的全程管理?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哪些细节临床医生应予以关注?
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邹大进教授接受专访,邹教授就以上问题为大家进行了一一解答。
专家介绍
邹大进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名誉所长;
●上海市代谢与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六、七、八届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医脉通:邹教授您好,请问我国妊娠糖尿病现状以及其带来的危害是怎样的?
邹大进教授
大家好。妊娠糖尿病指的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生和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符合糖耐量试验(75g OGTT)空腹血糖≥5.1mmol/L、1h血糖≥10.0mmol/L、2h血糖≥8.5mmol/L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大约影响我国8%-10%的妊娠女性。
妊娠期间之所以会发生高血糖,常见的原因包括患者妊娠之前可能已经处于超重/肥胖状态,妊娠期间体重增长过快,妊娠前伴有糖尿病前期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一些激素激素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敏感等等。由于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高血糖症状,所以妊娠糖尿病多在24周进行相关检查时被发现。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母体来说,或增加产前出血、剖宫产、先兆子痫以及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等;对于胎儿来说,或增加胎儿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妊娠糖尿病的全程管理。
医脉通:有关“妊娠糖尿病的全程管理”,哪些方面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邹大进教授
在妊娠糖尿病的全程管理方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加强。
1.妊娠前
妊娠前做好对于妊娠糖尿病的预防:超重/肥胖女性如果有妊娠计划,那么在妊娠前,我们应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对其体重管理进行指导,使之维持健康体重,把前期的预防工作做好。
2.妊娠期间
妊娠期间做好长期的营养管理:妊娠期间要进行适当的饮食管理,特别是对超重/肥胖人群进行体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如果在24周时确诊妊娠糖尿病,那么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全程营养管理。
在饮食营养方面:建议饮食方案为每天进食不超过175克的碳水化合物;补充75克优质蛋白质,如鱼、虾、鸡蛋、家禽来源的蛋白;适量进食蔬菜和水果;每天进食28克的膳食纤维。
同时要纠正部分孕妇“盲目进补”的错误观念,因其不但会增加血糖控制难度,还可能增加巨大儿风险。
在运动方面:除因身体原因需卧床者外,均建议养成进行低强度运动的习惯,如散步、适当的手脚锻炼。
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空腹4.0-5.3mmol/L,餐后1小时<7.8 mmol/L,餐后2小时4.4-6.7mmol/L)。若经过一两个月的管理,患者血糖仍不能达标,这时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低血糖风险,血糖控制水平不能低于4.0mmol/L。
3.产后
产后做好2型糖尿病预防: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10年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比例高达50%,考虑到这一高风险,产后要重视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