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正孕育着小生命,你有着公主般的关照,好吃的、好喝的全都奉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种甜蜜的感觉让准妈妈浑身散发着蜜糖般的气息。
但是,他们不知道,可能有一种“甜蜜”的负担正等待着与他们共度孕中期以后的美好时光。大概在怀孕24周(孕晚期)的,糖耐量测试中,他们才意识到这种甜蜜的负担有一个并不美丽的名字,叫“妊娠期糖尿病”。
因此,很多初发的糖妈妈们,都陷入了惊慌之中,不敢吃不敢喝,但又天天担心胎儿没营养,纠结的情绪让他们的血糖控制更加不理想。
首先,给大家解答一个经常会问的问题:
说:我又不胖也不吃甜食,为什么也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其实真正对孕期血糖起决定性影响的,是孕激素分泌和家族遗传。
先说孕激素,怀孕过程,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随着孕周增加,胎盘分泌抗胰岛素物质增加,这时候需要2-5倍或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糖代谢平衡,而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血糖就会容易升高,引发妊娠糖尿病。
再谈遗传因素,如果你不胖,不爱甜食,甚至挺注意运动,但父母有糖尿病,也一定要提高警惕,有家族史的人群属于易得糖尿病人群,一旦怀孕,发生高血糖的风险就更高。
另外还应警惕这3种高危因素:曾生过巨大儿宝宝、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
其次,还有部分孕妈,容易出现一种极端的反应:
说:我就怀个孕,血糖高点能有啥事?
简单来说,这个极端是天生乐天派的患者,这种不在乎饮食的心态,导致的后果很可能就是高血糖,如果再不好好控制血糖,会给妈妈和宝宝带来很大的风险。
对母亲的危害:流产、难产、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增高、容易感染、导致孕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日后转为2型糖尿病风险增高等。
对胎儿的危害:巨大儿、胎儿畸形的风险增高。
对新生儿的危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症等。
下 面 敲 重 点 啦!!!
如果孕期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不要慌张,也更不要掉以轻心,对于孕妈而言,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那么,在孕妇饮食上,尤其是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妈的饮食上,必须坚持2大原则:
均衡饮食,避免饮食结构过于单一
饮食适量,少量多餐,合理安排餐次
一、膳食中应当有多样化的食物
①主食适量,切不可不吃。很多糖妈妈在查出血糖不达标后,自行减少主食量,导致 复查时出现尿酮体阳性,该物质对胎儿发育不利。
孕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0%—60%,,相当于每天主食250—400g。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限制过低,会影响病情的控制,长久下去则会导致消瘦、抵抗力低下、睡眠不良等。
主食每餐大约是1-2两,应注意将粗粮细粮搭配,比如可以将燕麦、荞麦、黑米、扁豆、藜麦等作为主食的一部分,这样可明显缓解餐后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利于血糖控制。
②补充适量蛋白质
妊娠期孕妈对铁、叶酸、维生素D、维生素A、钙、磷、蛋白质等营养素需求量增加,相应的应注意多食瘦肉、家禽、鱼、虾、奶制品等食物有助于摄入均衡的营养,保证胎儿健康发育。
蛋白质推荐每日摄入量约100克,饮食上吃够这些量,给大家整理了两组荤菜:
组合一:瘦牛肉100克,带鱼100克,牛奶250克,鸡血50克,鸡蛋1个,总蛋白含量58克。
组合二:鸡肉120克,虾120克,豆腐80克,酸奶200克,总蛋白含量52克。
③蔬菜:每日500克左右,以绿叶蔬菜为主,加餐可食用西红柿或黄瓜。
④水果适量
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水果中含的果糖,其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
吃水果应该在血糖控制平稳后才能考虑摄入,至少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mmol/L。
那么挑选水果要选择升糖慢的水果,如苹果、橙子、草莓、猕猴桃等,每天水果摄入量不超过300克,每次摄入100克左右,食用后一定别忘了检测血糖变化!
二、合理安排餐次
少量多餐、每日5-6餐,这样既能有效治疗高血糖又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三、保持运动
孕妇并不是完全不可以运动,因为适量运动既能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又可以放松心情。可以散步、打太极、爬楼梯等。
四、沐浴阳光
有关报道,很多女性孕期缺乏维生素D的现象,常见于,晒太阳少的人,素食主义者。而孕妈维生素D缺乏会很可能导致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
因此,孕妈们不要天天闷在屋里了,在阳光好的时候,出去散散步,还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