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体检项目越来越齐全,然后就会有很多人发现,自己同型半胱氨酸高。有的几十,有的甚至高到100。然后既然重视体检,那肯定也是在意健康的人了,所以就会去网上搜,同型半胱氨酸高,是不是危害很大,要不要吃药。
我是鹤立烟雨,我今天也在这个搜索引擎上搜了这个问题,结果发现,结论完全是一边倒啊,认为高于15就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全都建议补叶酸。包括一些面向医生的专业自媒体,也是直接就说,80%的医生都忽视了这个重要指标。说他对人体的影响绝不亚于血压、血糖、血脂。那么,这个指标真的重要吗?
其实,他只对一部分人重要,普通人没必要那么重视。因为在心血管领域,我们会有独立危险因素这个说法,就是,我忽视掉其他一切的影响,这个指标仍然很重要。比如说啊,一个什么病都没有的人,就只是血脂高,那我就可以认为,他未来得心血管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血脂就是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同型半胱氨酸呢?一个只有同型半胱氨酸高,其他都不高的人,心血管病风险是不增加的。直观点说呢,这个东西不是生病的主犯,最多算个从犯,判刑都轮不到他那种。
所以刚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预防指南里面,别人建议同型半胱氨酸高的普通人,不需要刻意去补充叶酸,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应该重视这个指标呢?
其实这在医生圈里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专家们也是在神仙打架,争论不休,所以作为普通人呢,下面就完全是个人的观点了。
其实叶酸这个事儿,是起源于15年北大做的一个国内的大样本研究,当时也发表了不少顶级的研究成果,文章我就不给大家看了,但是当时的结论呢就是,对于高血压病人,每天补充0.8mg的叶酸,脑卒中的风险会明显下降至少一半以上。所以这个结论里,并没有同型半胱氨酸什么事,它只是为了监测叶酸服用效果的附带产物,并且从来没有研究说,把它降到多少才算正常。
所以我个人建议呢,只有已经明确诊断高血压的人,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才应该考虑同型半胱氨酸这件事。如果确实很高,鉴于叶酸、B族维生素都没有什么副作用,是可以吃的,但绝不是一件重点关注的事儿,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