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生娃遇险情,贴心丈夫泪流满面,高龄产妇

摘 要

  文/母婴期刊 在生儿育女方面,老大占有先天优势,孕妇因为是初次怀孕,身体条件和生育年龄处于旺盛时期,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也比较好,好比一粒好种子遇到肥沃的土壤,因此,第

文/母婴期刊

在生儿育女方面,老大占有先天优势,孕妇因为是初次怀孕,身体条件和生育年龄处于旺盛时期,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也比较好,好比一粒好种子遇到肥沃的土壤,因此,第一胎拥有很多优势。



而后面的弟弟妹妹要等到几年后才能出生,大宝顺产,宝妈要等两年左右可以再孕;如果是剖宫产,大概要等三年时间,这时候生二宝大概30岁左右,身体条件尚好,但相比20多岁孕妇要差一些;生三宝大概率接近高龄或已经高龄。医学上,将超过35岁的孕妇定义为高龄产妇,因为身体素质出现下降,易遇到分娩困境,造成子宫脱垂的风险增大。

《柳叶刀》发布中国妇幼健康70年报告中,自1949年以来,中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例/每10万例下降到2019年的17.8例/每10万例。同期,婴儿死亡率从20%下降到0.56%。粗略计算降幅分别达到98.8%和97.2%。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城乡之间的新生儿S亡率也在不断缩小,可见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虽然风险降低,不代表着没有风险,产妇仍然面临着潜在风险。我在此整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下。

1、孕期风险

有人说过去生个孩子很轻松,我听到这样的话,就想痛扁对方一顿。孕妇也会遇到很多风险。

宫外孕。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异位妊娠,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定位”出错,如同你开一辆车,结果导航出错,本来没有到达目的地,却提醒你已经到了,结果发现车子停在了“荒无人烟”的半道上。不过现在的医学条件比较好,B超很容易检查出来,胚胎是在宫内还是宫外,及时终止妊娠,避免引发大出血的危险。



胎盘早剥。胚胎着床后,胎盘就会慢慢形成,它像一个树根一样,盘根错节地与子宫内壁结合,它就像一个USB接口一样,是连接母亲和胎儿的“桥梁”,如果它与母体“断线”,早于胎儿娩出的时间,就会发生危险,是怀孕末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孕期高血压的孕产妇要特别小心,一旦发现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流产、早产、难产。如果胎儿不足三个月,胎儿没有保住,称为早期流产或小产。而在孕3-7个月胎儿没能保住,称为晚期流产,这个时间段差不多是孕中期。早期流产要多于晚期流产,所以孕早期要特别小心,注重保胎。



现在很多医院提倡自然分娩,当分娩中遇到产力不足、产道问题、胎儿问题或产妇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异常情况时,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难产,在古代恐怕产婆也会束手无策。现在科技比较发达,可通过助产或手术的方式来确保母婴安全。

而早产是胎儿发育至28周,但未满37周,属于早产儿,原因有很多种,子宫问题或母体疾病,也有可能是胎儿问题,如畸形、多胞胎等。

2、分娩风险

我们先看一个真实案例,广东佛山一产妇怀三胎,她在产前心脏突然“刹车”,被紧急送医。等候在外面的老公泪流满面,生怕老婆有个三长两短,这可是两条生命。最后得知老婆被救回,他向医护人员深鞠躬三次。不仅如此,深情的老公还写纸条安慰老婆,大致意思是,不用担心,听医生的话。



生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体质是非常重要的,产妇发生心脏问题,说明身体条件并不好,硬拼生育,将面临巨大风险。现在很多产妇是晚婚晚育,生两三个孩子已是高龄产妇。

产妇在分娩时,面临的危险还有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等,这要放在古代,可以说大夫也无计可施。现代医学可以提高产妇的存活率。

据统计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孕产妇的S亡率高达40-60%,我国子宫破裂孕产妇S亡率占5-12%,围产儿S亡率达50-90%。



因此,产妇在分娩前,一定要及时与医生保持沟通,排除对分娩不利的因素。

3、产后风险

如果产妇接受的是剖宫产,术后若无不适,可以送至病房休养。但是自然分娩的产妇,要在顺产后在医院等待2个小时,这个时间段非常重要,以防发生不测,给医生争取抢救时间。产妇顺产对产道和子宫造成很大的创伤,产后有可能发生大出血、羊水栓塞,只要有一个中招,都会面临巨大挑战。

余华《活着》里,凤霞遇到产后大出血,医生贪吃喝水被噎住,护士缺少临床经验,最后没能保住产妇。可见,产妇遇到紧急情况,身边有一个专业的医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我们知道第三产程主要是娩出胎盘,术后还要观察产妇是否完全娩出胎盘,如果有胎盘残留的情况,可能要采取人工方式取出,这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产后的月子里,恶露会不断排出,若有胎盘残留的话,可能会对子宫造成伤害,引发产褥感染。

女性生育窘境

现在很多女性拥有高学历,如果读本科毕业大概二十四五岁;考研的话,毕业时已经二十七八了,刚踏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没有稳定 的经济收入,根本没有做好生儿育女的准备,甚至有些女孩还缺个男朋友。她们在社会上打拼几年,再物色如意郎君,掐指一算,已经奔三了。考博士的更“可怕”,进入社会已经是“灭绝师太”,这也是实际情况。



记得刚毕业时,表姐劝我早生娃,现在也不赚钱,不生娃干什么?当时没有理解她的话,有了孩子才明白,女性早结婚早生娃,对自己对家庭也有一些好处;比如避开高龄产妇的问题,父母年轻能带娃;孩子大了,宝妈能安心拼事业等。

虽然道理一说就明白,但是现实不是线性思维,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需要夫妻共同沟通、双方自愿,还要提前想好带娃问题,谁来带?父母还是保姆(人品如何考量)?经济能力是否能承担起。



虽然现在也在探索育儿假、生育津贴的问题,但是主要还要靠家庭来负担,如果只靠夫妻一人上班赚钱,生活会捉襟见肘。

你生孩子是多大年龄?说说你的想法和感受,留言到下方评论区。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