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我国一个比较古老的说法,它在现代医学上被称为“产褥期”,是指分娩后新妈妈各个器官,以及生理功能的恢复期。
坐月子在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受重视。古时候,女性在分娩后要卧床休息1~3个月,期间不能外出、不能吹风、不能洗澡洗头、不能碰冷水、不能提重物、不能多走动、不能见客,同时还要喝米酒、喝鸡汤、喝红糖水等,用来补气养血,调理虚损。
坐月子期间到底能不能洗澡?
古时候的女性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禁忌,是因为那时候的接生器具没有经过消毒,创口因细菌感染很容易引起破伤风,出现高热、打寒战等症状,因此产妇必须避风、避客、避同房等。
如今,接生条件和居家的卫生已经大大改善,古时候的很多禁忌都可以不用效法实施。就“坐月子期间能不能洗澡”的问题,我专门咨询了妇产科医生,她们的回答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妇产科医生:坐月子期间洗澡,可以预防细菌侵入,有利于健康!
其实,分娩不是疾病,只是一个生理过程,既然是胜利过程,那么产妇在月子里就不但能洗澡,而且为了避免细菌侵入体内,还应该勤洗澡。
在分娩时,产妇的体力消耗很大,身上往往还会沾上一些羊水、血液等污物;分娩后,体内大量滞留的水分需要排出体外,汗腺功能活跃,所以衣物、被褥常被汗水浸湿。如果月子里不能洗澡,身体会感觉非常难受,还会增加产褥感染的机会。
对此,有人专门对产后淋浴的产妇生理变化,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发现,淋浴后的产妇体温和血压波动都很小,而且都在正常范围内,对子宫收缩以及每天恶露的颜色、数量、气味和出血等均没有不良影响。
明确了洗澡的益处后,还要注意月子里产妇洗澡的“规矩”。一般情况下,建议顺产的妈妈,在3~5天后洗澡;剖腹产的妈妈,在5~7天后洗澡,以淋浴为最佳。因为盆浴或大池洗浴,会导致不干净的洗澡时进入下体,容易引起感染。
小提醒:如果分娩过程不顺利,出血过多,或平时体质较差的产妇,则不宜面前过早淋浴,可改为擦浴。
另外,月子里的妈妈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所以洗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浴室温度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果是冬季,则以24~26℃为宜,不可以太低;如果是夏天,浴室内不能太闷热,要适当通风换气。浴室内的浴缸和地面要注意防滑,以免产妇滑到受伤。产妇第一次洗澡时,最好有人陪同,以防意外发生。水温要适宜,一般以40~45℃,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洗澡时间太长,血管容易扩张或站立过久容易晕厥。洗澡的次数不宜太多,要比正常人略少为宜。如果产妇身体较弱,或者家里没有人能陪同,可以在浴室放一把椅子,坐着洗澡。但椅子必须要经过消毒,避免细菌进入下体。洗完澡后要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及时穿好衣服、包好头巾,防止身体因着凉而感冒。洗澡后不要立即把湿头发扎成辫子,也不要立即睡觉,否则湿气侵袭会导致头痛、颈痛。过分饥饿或刚吃饱饭时,都不宜洗澡。
“月子”要坐多久?
古时候的女性坐月子时间很长,她们在分娩后往往会卧床休息1~3个月,所以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一说,其中的“弥月”指的就是产后第一个月,也就是俗称的“小月子”,而“百日”就是产后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也称“大月子”。
古时候女性之所以需要如此长时间的调养,主要是因为当时女性分娩时多在家中由接生婆助产,下体撕裂没有缝合,而且子宫也没有药物进行协助进行收缩,所以身体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自我恢复。
现代女性较之古代女性,平日所社区的营养更为丰富,体质更为强健,接生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坐月子的时间也相应地缩短很多。医生建议为4~6周,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产妇一般都可以完成身体及器官复原,补足气血,产假的规定也由此而来。
根据产科医生的建议,女性坐月子最少要坐满4周,但如果4周后身体仍有一些不适症状,最好延长坐月子时间,直至身体完全恢复。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发私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