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丨据说南宋百姓夏日爱吃这道消暑冷饮

摘 要

  【消暑膳方】 《饮膳正要》卷第二诸般汤煎荔枝膏 生津止渴,去烦。 乌梅(半斤,取肉) 桂(一十两,去皮,锉) 沙糖(二十六两) 麝香(半钱,研) 生姜汁(五两) 熟蜜(一十

【消暑膳方】

《饮膳正要》卷第二诸般汤煎荔枝膏

生津止渴,去烦。 乌梅(半斤,取肉) 桂(一十两,去皮,锉) 沙糖(二十六两) 麝香(半钱,研) 生姜汁(五两) 熟蜜(一十四两) 右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沙糖、生姜汁,再熬去滓,澄定少时,入麝香搅匀,澄清如常,任意服。

今日推荐——水荔枝膏


材料:

乌梅25克,冰糖100克,砂仁3克,肉桂3克,生姜50克,丁香粉1克。

做法:

(1)乌梅加入500毫升水,大火煎煮浓缩至250毫升,滤渣备用。

(2)砂仁、肉桂加入50毫升水,大火煎煮5分钟,滤渣备用。

(3)生姜洗净去皮切小块,把姜块放入纱布中用手挤压出姜汁备用。

(3)将乌梅汁、砂仁肉桂汁、生姜汁三味,放在一起混合倒入锅中,加入冰糖,大火煎煮5分钟,最后撒入丁香粉,趁热装瓶,放凉后即可饮用。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水荔枝膏并非用荔枝制成,其是南宋百姓夏天饮用的冷饮之一。宋代吴自牧编写的《梦粱录》中,写道:“通江桥卖雪泡豆儿、水荔枝膏。”可见通江桥是卖水荔枝膏有名的地方,水荔枝膏也是当时人们喜爱的商品之一。中医认为,乌梅味酸、微涩,性平,搭配生姜辛酸化甘,搭配冰糖酸甘化阴,故有养阴生津,消暑开胃的功效。

本期值班医师:


原嘉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运用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失眠、疲劳、消化不良、便秘 、肾虚、容易上火(反复口腔溃疡、痤疮)、容易感冒、容易腹泻、容易咳嗽、儿童体质调理、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记者】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每日一膳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