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类可以说是地球上的主宰物种,是唯一一个拥有高度文明和智慧的生物。
我们的文明有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出了文明,还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上天入海,甚至还可以登上其他的星球。
但是人类再怎么厉害,也是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都需要繁衍后代。在众多哺乳动物中,雌性在择偶方面一直拥有着绝对的主动权,当然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雌性哺乳动物择偶的标准一般就是:雄性要有健康的体魄,美丽的外表,高贵的社会地位和其他更优质的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保证我们后代有更高的存活率,才能保证他们更健康的生长,未来获得更好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对于繁衍后代的科学认识始于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先驱——列文虎克。
17世纪,我们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光学显微镜兴起。可以将物体放大数倍甚至几十倍,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更微观的结构。
而列文虎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制出了更厉害镜片,大幅度提高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将这个放大倍数提高到了几百倍,让人类能够更清楚看到细胞的微观世界。
有一天,列文虎克突发奇想,男性的精液内到底含有什么东西?
于是他就把自己拿来做试验,在显微镜下,列文虎克首次在男性精液中检测到了蝌蚪状的东西,说到底这就是精细胞,长度大约为50微米。
从那之后,科学家们都很热衷于研究这些“小蝌蚪”,当然也包括女性的卵细胞。在显微镜,下科学家们发现,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它们就会变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胎儿,我们每个人类都是这样诞生来的。
虽然这个过程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受精的过程,还有很多秘密等待人类来探究。
一般情况下,每次精子和卵子的相遇,大约有2亿个精子奔向1个卵子,这可是一场异常激烈的生命角逐!
最终只有速度最快、能力最强的精子才会率先找到卵子,然而最先到达的这颗卵子还不一定成为最后赢家,因为最终的决定权在卵子身上。
最新的研究发现,卵子它会对自己更加喜爱的某个雄性的精子情有独钟,并且为它们“开后门”,诱导它们快速找到自己。
对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某些雄性的精子,卵子就会加以阻挠。让这些精子的路途充满更多的凶险和艰难,从一定程度上会阻止这些精子发现自己,让受孕变得更加困难,甚至无法受孕。
这项研究是《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刊载的一项新研究,科学家发现,女性会对自己喜欢的男性进行隐蔽的选择,卵子可以为偏爱的精子“开后门”。
也就是说,女性择偶以后,卵子还会经历第二层把关,继续择偶。
那么卵子是如何择偶的呢?
一般来说卵子排出之后会释放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对那些正在游向它们的精子进行选择。科学家首次是在动物中发现了卵子选择精子的现象,而这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也在人类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精子释放之后,会在女性的生殖通道中向着卵子游去,这些卵子大约有2亿个,但是最终能够到达卵子附近的,只有几百个精子。在那里精子会遇到卵泡液,其中的化学物质会吸引某些精子。
在这项新的试验中,科学家在女性的卵泡液中加入了该女性的伴侣和非伴侣的精子。结果显示卵泡液对于其伴侣精子的吸引力比非伴侣高出了18%,这个结果的差异非常显著,这个现象也表明,卵子会对精子进行二次选择!
至于卵子为什么会挑三拣四,这个问题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卵子这样慎重的选择,可以让他们诞生更优质的宝宝,提高胎儿的生存率,也会让胎儿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有利于种群的延续,可能这就是大自然的一种正常规律吧。
而在整个过程中精子可以说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为精子和卵子不一样,精子一旦发现卵子,为了让自己基因延续,就会像卵子游去。而卵子显然考虑得更多,希望可以通过慎重选择,实现基因最优,减少女性怀孕的风险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