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期间这么做可能丧命!千万要慎重!|乙醇

摘 要

  昨天我们聊了喝酒与肾损伤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哪些常用药物与酒精在一起会致命。 忠告:吃药别喝酒,喝酒慎服药! 很多药物不能酒后服用,否则会加重毒性,甚至有生

昨天我们聊了喝酒与肾损伤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哪些常用药物与酒精在一起会致命。

忠告:吃药别喝酒,喝酒慎服药!


很多药物不能酒后服用,否则会加重毒性,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抗菌药双硫仑样反应

1、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V号)、头孢拉啶(先锋VI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IV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表现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

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3、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正骨水与头孢类药物同服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饮啤酒、含酒精饮料等的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二、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及其复方制剂如感冒通、白加黑、氨酚黄那敏等,酒后服用,肾小管损伤风险加重。解热镇痛药和乙醇损伤胃肠黏膜,服用后如果大量饮酒,甚至会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三、降压药和利尿药

每天饮酒30g以上可使舒张压和收缩压上升1.5~2.4mmHg,乙醇有一定扩张血管作用,与降压药或利尿药同服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四、降糖药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可抑制乙醇的代谢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乙醇与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引起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五、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药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全身小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肌血供。用药期间饮酒可致全身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肌供血减少加重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塞。

六、抗过敏药

乙醇可增强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的中枢抑制作用,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

七、镇静催眠药

服用镇静催眠药同时大量饮酒,可明显加重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因此服用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三唑仑等时禁止饮酒。


八、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药如氯丙嗪、异丙嗪等可使乙醇分解代谢延缓,酒后服用可加重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中毒症状,甚至低血压和中枢抑制。

九、抗癫痫药

服用苯妥英治疗癫痫及外周神经痛的患者,乙醇通过酶诱导作用加速药物代谢,酒后可诱发癫痫发作。

十、麻醉药

吗啡、可待因等与乙醇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十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抗菌药、降压药、抗抑郁药、帕金森药及抗癌药中都有涉及(包括:异烟肼、优降宁、苯乙肼、左旋多巴、甲基苄肼等),可使乙醇作用增强,心、肝、脑组织内的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不易被破坏,增加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

药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体内单胺氧化酶要在停药二周后才可恢复正常,故不仅在服药期间不得饮酒,停药二周内也不应饮酒。


十二、维生素类药物

长期饮酒可减少对叶酸、B族维生素的吸收;乙醇能竞争抑制维生素A转化为视黄醛,使维生素A对夜盲症的防治作用降低。长期饮酒可引起肾小管功能减退,肾产生α-羟化酶不足,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钙的吸收。

酒精在体内代谢途径为:乙醇 乙醛 乙酸 水,咖啡、浓茶或可乐会促进酒精快速被人体吸收,导致中间产物乙酸在肾小管中沉积,加重肾脏负担,生活中要慎重饮酒,避免大量饮酒带来肾损伤!

酒:小饮健身,适度怡情,多饮伤身,伤肾!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