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女性尿失禁的比例为50%!
前阵子微博上有一段视频,引发上百万妈妈共鸣。
视频内容是:这些信息,我生孩子前根本没人告诉我!
(视频来源:微博@internet-garcon-pdf)
没人告诉我,生完孩子后第一次大便——痛感和生孩子一样!
没人告诉我,产后长达6周的时间里——经常会大汗淋漓在半夜醒来!
没人告诉我,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会被斑秃所困扰!
没人告诉我,产后要喂奶——是根本没有整觉睡的!
没人告诉我,产后会漏尿——一咳就尿,一笑就尿,一跑就尿.......
生育会对身体带来的变化,很少有人提起,过来人也都是闭口不谈,也正是因为对生育的未知,让很多妈妈在产后无所适从,更不知如何应对。
广东一位妈妈,在产后就一直被漏尿困扰,一打喷嚏就尿,一笑就尿,一跑跳就尿,有时候和朋友聊着笑着突然就漏尿了,严重时甚至整条裤子都湿了,这让她非常尴尬。
她以为这是产后的正常现象,再加上漏尿的尴尬难以和人诉说,所以她羞于就医。
这一忍就是7年!
在饱受了长期漏尿的尴尬折磨后,她才终于下定决心到医院检查一下,检查结果是生完孩子后导致的盆底肌松弛。
这确实是产后的正常现象,但这种症状是可以修复的!妈妈们不需要硬扛!
之后医生给她制定了康复计划,虽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期,但经过治疗,她的漏尿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让她感觉得救了。
7年的漏尿经历,束缚了她很多,不敢大笑,不敢社交,不敢跑跳,压在她心里的石头,终于释放了。
医生提醒: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在产后都可能出现盆底肌松弛的问题,如果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时间越长,越难以康复。(新闻来源:西安商报漩涡视频)
漏尿是很多产后妈妈都会遇上的头号健康强敌,它真的能让人尴尬又懊恼。
很多妈妈不敢大笑,生怕一笑就憋不住......尿。
不敢和朋友隔得太近聊天,担心味道会影响别人....
怕尴尬的事情发生,她们会尽量减少出门,闺蜜聚会不想去,公司聚餐不敢去........
在上面的新闻评论里,很多妈妈分享了自己产后的漏尿尴尬经历。
“我生完老大还没觉得漏尿,结果生完老二就很严重,稍微跑个步都不行,本想跳绳减肥的。”
“我也是这种情况!不能跳绳不能打喷嚏!特别是跳绳!跳个两百个裤子都湿完了!”
“我孩子也7岁了,我至今还会漏尿 ,跳绳不敢跳,打喷嚏必须夹腿,大笑也会漏,太痛苦了!”
“我也漏尿严重,45岁了,二胎五岁,二胎出生到现在就这样了,不只笑跑跳会漏,上课讲课也会不知不觉就漏失了裤子,很臭,连自己都觉得难受!”
这样的尴尬经历,很多明星妈妈也曾遇上。
生了两个宝宝的钟嘉欣,就一直被漏尿困扰,她说:顺产生了两个孩子后,我一直都有尿渗的情况,有时太紧张,或是打喷嚏,或者是跳得太高,都需要护垫傍身。
生完二胎宝宝的谢依霖,也在产后自嘲自己是漏尿狂魔:别人说笑尿是形容词,表示一件事情很好笑,我说笑尿现在是动词.......因为边笑边尿,边咳嗽边尿,漏尿狂魔94me!
很多网友说:原来明星这么好的条件,也会有产后漏尿!
但其实无论条件有多好,生孩子会给妈妈身体带来的变化和损伤是没法改变的,只是有些人轻微,有些人严重,有的人选择说出来,有的人选择默默承受。
想对所有妈妈说,产后漏尿很常见,不要默默忍受,正视它,重视它,并不难解决。
产后漏尿,也叫压力性尿失禁,又被称为“社交癌症”。
因为尿失禁,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远离快乐的人生,还要背负焦虑、尴尬和沮丧等负能量,在精神上饱受折磨,甚至有人难以忍受这种痛苦,多次寻死觅活。
尿失禁,其实是盆底功能障碍(PFD)导致,而其中七成是因为生育导致,不仅顺产妈妈有障碍,剖腹产妈妈也会有,而且,到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剖腹产可以预防PFD。
据统计,全世界女性尿失禁的比例为50%,有一半以上的妈妈在孕晚期或是产后出现尿失禁。
我们的盆底肌用处很大,盆底肌肉群像一个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使之维持正常位置行驶正常功能。
孕期激素会让肌肉变得松弛,沉重的子宫也会长期压迫盆底,加上分娩时胎头对盆底肌肉的挤压,导致肌肉延伸拉长,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保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尿失禁。
尿失禁也分等级。
①轻度尿失禁会在大笑,咳嗽,慢跑时偶尔出现。
②中度尿失禁会在起身,跳高,运动时经常出现,需要用到护垫。
③重度尿失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弯腰活动翻身都可能出现,必须使用成人纸尿裤。
为什么产后会出现这么尴尬的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呢?
其实尿失禁也有风险人群的,如果有这几种情况的妈妈,产后出现尿失禁的几率会更高:
①分娩时妈妈的年龄在30岁以上,年纪越大,尿道括约肌张力会下降。
②孕妇超重,胎儿偏重。
③产程困难,使用吸胎头术和产钳术来帮助顺产。
④第二产程时间过长(从子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⑤分娩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真的会让人很尴尬,很折磨人,但其实及时的去做好应对,并不难解决。
大多数妈妈,只要孕期正常增重,没有难产助产,尿失禁的程度都不会太严重,而对于轻中度产后尿失禁的妈妈来说,有意识的去恢复盆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产后42天~1年内是产后盆底修复的黄金时机,其中产后半年内是治疗的黄金期,所以产后42天后妈妈们一定要按时去做产后检查,一定要抓住机会做好恢复。
如果只是轻微的问题,可以自己做一些日常生活的改变和一些运动来帮助骨盆底恢复。
1、生活方面
①等到身体恢复就开始瘦身。多余的赘肉会给膀胱带来压力。
②定时排尿。不要等到憋不住了再去排尿,每两到三个小时去一次洗手间排尿。
③尽量避免便秘。这样大便就不会给你的膀胱带来额外的压力。
④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少喝水来控制小便只会让你更容易脱水和尿路感染。
⑤避免咖啡、柑橘类、西红柿、软饮料和酒精。所有这些都能刺激你的膀胱,使尿液更难控制。
2、做盆底肌恢复锻炼
①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是赶跑尿失禁的利器,可以帮助60%至70%的社交癌患者,国外已经风行几十年了,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每天只要5分钟。
凯格尔从孕期一开始就可以做,除了预防尿失禁、痔疮,还能减少顺产的撕裂程度,但要记住一点:凯格尔运动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
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不少于 3 s,松弛休息 2~6 s,连续 15~30 min,每天 3 次;或每天做 150~200 次。持续 8 周以上或更长。
注意:做凯格尔之前,先去上厕所!不用练错肌肉,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盆底肌上,不要用其他部位发力,如果你感觉的不是盆底肌紧张,而是胃部紧张或大腿、臀部收缩,那就没有在训练盆底肌。
②阴道哑铃:把哑铃塞入阴道进行锻炼。
使用时,将其清洗干净置入阴道内做收缩盆底肌的动作,此时阴道哑铃便会自动进入阴道停留适当位置(通常其外部一侧距离阴道口2 cm左右就行)。
一般来说一套哑铃1~5号依次从轻到重,先从较轻的阴道哑铃开始训练。戴着进行走路、上下楼梯、下蹲等各种动作,如果这些动作能顺利进行或者停留阴道十分钟不掉,可以尝试重量更大的哑铃。一般3个月左右,会感觉到有明显变化。
注意:是否需要使用阴道哑铃,请在产后42天后做产后检查,听医生建议。
③做产后盆底肌锻炼。给妈妈们分享一些简单的盆底肌的修复姿势,在空闲时间坐起来。
①平躺后,双腿抬起弯曲90 ,然后伸展腿部停留1~2秒再放回原处。(以下每个动作重复运动2~3次)。
②双腿弯曲,做单腿伸平运动时双臂贴耳向后伸展。
③双腿抬起,弯曲呈90 ,一条腿慢慢向外打开,另一条腿重复动作。
④双腿弯曲,双脚并拢。保持这个姿势,腿部向外打开,另一条腿重复运动。
⑤腿部伸直,抬起在空中画圆,重复2~3次换另一条腿。
建议每天的锻炼时间在早上起床之后或是睡前。也可以定一个闹钟提醒自己每日运动。
提醒妈妈们:不是所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人,都能做凯格尔运动和盆底肌锻炼,最好在进行了骨盆底肌肉评估以后,咨询医生是否能做。
对于轻度尿失禁或盆底肌功能障碍,物理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严重,就需要骨盆重建的手术了,所以产后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盆底肌评测。
尿失禁是可以预防的,在孕期锻炼盆底肌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首要做的,因为预防比产后去修复效果更好。
具体怎么预防呢?做好这三步。
①会阴按摩
会阴按摩可以减少分娩时会阴侧切或撕裂,减少产钳术和吸头术,也能避免分娩时过多伤害盆底肌。
建议在孕34-35周开始进行会阴按摩。每周练习1.5次,持续5分钟就可以了。按摩前清洁双手,不需要使用按摩油。
②做凯格尔运动
没错,孕期做凯格尔也能预防盆底肌问题,还能减少顺产的撕裂程度,凯格尔运动对分娩有相当大的好处:
●盆底肌锻炼使第一产程缩短了28.33分钟
●盆底肌肉锻炼使第二产程缩短了10.41分钟
●盆底肌锻炼能减少或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训练会减少侧切、撕裂程度,减少使用产钳和吸头术
3、控制好体重
孕期超重会给盆底肌施加更大的压力,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以及胎儿的体重 ,记好孕期正常的增重范围。
①孕前的BMI值小于18.5,整个孕期的体重建议为12-18Kg。
②孕前的BIM值大于等于18.5小于26,整个孕期的体重建议11-16Kg。
③孕前的BIM值大于等于26小于29,整个孕期的体重建议7-11Kg。
④孕前的BIM值大于等于29,整个孕期的体重建议7-9Kg。
以18.5 BMI<26的中等身材为例,在前3个月标准的体重增加约2kg 0.5kg,之后每周增重0.5kg 0.1kg,最后一个月增重0.5~0.9kg。
最后要说的是:遇上产后尿失禁一定是让人苦恼的,但请不要隐瞒忍耐,也不要羞于启齿,更不要自卑,及时询问医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希望所有妈妈和女生都能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