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刚刚过去的5月9日,是各位孕妈妈与宝宝“合体”度过的第一个母亲节,也是不少新手妈妈们正式成为母亲后的第一个母亲节。
由新浪健康和健康时报联合发起发起双倍的爱“共守健康,为爱加 免 ”母亲节专场直播活动。通过胎心监护、真假宫缩的识别、孕晚期的知识的储备、准爸爸的角色作用、母乳妈妈的饮食、新生儿护理等话题,畅谈父母如何给宝宝增添一份免疫力、呵护宝宝的健康。
儿科医生、母婴育儿博主“鱼小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漆洪波
知名母婴育儿博主“可可的粽子妈”
知名母婴育儿博主吴佳
重庆市妇幼儿科主任李雪梅
美妙的胎心音
对于许多孕妈妈来说,第一次真实感知到腹中宝宝的存在,往往是在首次听到如小火车经过时的胎心时。那种母子连心的感觉,神奇又美妙,让母爱瞬间满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漆洪波介绍,临床上,一般从孕12周开始,就可以通过多普勒胎心仪听到胎心了,听到的就是“轰隆隆”一样的声音。到了18周~20周左右,医生仅仅用普通的听诊器,也已经可以听到胎心,听起来是“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钟表的跳动。
那么,是否需要家里也备一台多普勒胎心仪,每天测宝宝的胎心呢?漆洪波表示,不太主张孕妈妈自己买一台胎心仪回家来每天听胎心,并没有这个必要。宝宝在肚子里发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大家不用太紧张,不需要过早地监测胎心和胎动。对于没有并发症的健康的孕妈妈,建议可以孕34周起每周进行一次胎心监护。
在这里,漆洪波也给孕妈妈们准备了一份胎心监护小贴士:
胎心监测前,保证优质睡眠、清单饮食,心情放松。为了保证胎心监护的连贯性,最好先排一次小便再开始。
避免空腹,否则宝宝胎动可能会减少,有可能会被误判为缺氧。
宝宝在宫内也有20~40分钟的周期性睡眠时间,睡眠中的宝宝也会活动减少。假如胎心监护的图形看起来有可疑,医生会延长监护时间,孕妈妈可以变换一下姿势,躺成左侧卧位的方式,也可以隔着肚皮轻轻推一推宝宝,这样来尝试唤醒宝宝。
准爸爸的作用
距离预产期越来越近,孕晚期妈妈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应该注意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琰支招,随着肚子一天一天增大,妈妈的运动量可能会下降,此时需要提醒自己控制饮食、尽可能少吃甜食和高热量食物,避免胎儿体重增长过快。“孕妈妈这个阶段也不要太懒,最忌讳一直躺在床上不动,要做一些适当轻松的活动,比如说散步、做孕妇操,到户外晒晒太阳、走动走动,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顺利生产的,减少分娩的疼痛。”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一定量的社交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和朋友多见面,享受友情的快乐,让孕晚期可能出现的焦虑等不良情绪被积极的情绪所取代。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在哪儿,情绪就在哪儿,要把注意力都放在更有趣的事情上。”
对准爸爸来说,他们的角色是不可取代的,要给准妈妈心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准爸爸要尽可能陪孕妈妈去产检,也可以给孕妈妈做一些身体按摩,“这是父母和宝宝建立情感联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能帮孕妈妈缓解一下身体的酸痛、手脚发麻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减少妊娠纹发生”。
临产的征兆
宫缩是临产的三大标志之一,但在孕晚期,有许多孕妈妈会出现“假性宫缩”的情况。如何辨别假性宫缩和真正“发动”?
漆洪波介绍,真性宫缩是阵发性、有规律的,“可以描述出来我8分钟、5分钟疼一次,每次持续30秒、40秒。”而假性宫缩并没有规律,“可能头天晚上痛了一阵,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就没有了”。
从宫缩部位上来说,假性宫缩往往发生在下段,特别是一些压迫性的、牵扯性的疼痛,而真性宫缩是从上而下的,是从宫底部开始收缩,从下面去传递。
对于喜欢吃辣的孕妈,漆洪波提醒,辣可以吃,但不能过多,尤其是一些孕妈吃辣后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胃肠的蠕动导致了子宫的收缩。“并不是吃辣直接引发子宫收缩,但是要看个体是否适应。还是希望孕期饮食以清淡为主。”
知识的准备
在孕晚期阶段,孕妈妈还应该做好产前的心理准备。“很多人的恐惧和担心是因为知识缺乏,因此在脑子里面胡思乱想建议孕妈妈在产前多做功课,多看相关的书籍,了解分娩的过程,恐惧的心理就会被科学的头脑所取代。我们可以为我们所焦虑的事情,从行动上做一些事。比如说,宝宝的健康是新妈妈最担心最焦虑的问题。而当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疾病、了解什么时候要注射疫苗、需要打几针,把这些内容都做好笔记,我们的压力自然而然可以缓解很多的。如果什么都不做,就只剩下沉浸在焦虑的状态里了。”刘琰表示。
儿科医生、母婴育儿博主“鱼小南”给准爸爸孕妈妈科普:目前我国的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让父母们感到迷茫的往往是非免疫规划疫苗,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参考权威专家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就针对非免疫规划疫苗提出过建议,最优先推荐孩子接种的就是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因为肺炎是0~6岁孩子死因的前列。所以在孕晚期做接种规划时,不妨把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加进去,那么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可以给他做好万全的准备”。
“鱼小南”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免疫策略专家咨询组以及中华预防医学会2020年版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规划共识中都提出,建议宝宝在6周大的时候接种首针肺炎球菌疫苗,“因为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起,妈妈给他有一定免疫抗体的 库存 ,一般来说从6周龄开始,妈妈的母传保护性抗体就是逐渐的下降了,而自己的免疫抗体上升很慢,因此此时的免疫力处于低值,容易受到疾病侵袭”。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6周龄是一道“分水岭”,从宝宝6周龄开始,肺炎球菌就可能通过鼻咽部的粘膜屏障,定植到体内的无菌部位,“肺炎球菌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日常密切接触传播。比如有时候大宝对着二宝的一个喷嚏,可能就会传出去了。”
到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再去检查鼻咽部的肺炎球菌定植情况,就会发现定植率随着宝宝越大就会逐渐上扬。“有研究表明,如果在鼻咽部已有肺炎球菌定植的情况下,对疫苗的免疫诱导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非常多的文献专家共识都提出宝宝在6周龄之后,尽早地去给他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让他产生保护性抗体,不然的话宝宝之后就会面临着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一个侵害。肺炎球菌性疾病,通常大家以为是肺炎,但是厉害的甚至会有化脓性脑膜脑炎,致残、致死率都非常高。”
母乳妈妈的饮食
宝宝出生后,对于一些妈妈来说,哺乳是继分娩之后又一件引起焦虑的事,尤其是一些剖宫产的妈妈,抱着宝宝哺乳会引起伤口疼痛。初乳对于宝宝来说,不光是最好的营养来源,同时能够提供很多免疫因子,对肠道功能的最初发展也有非常好的帮助,所以说尽早开奶十分重要,“我在此科普一下,实际上我们产后7天以内分泌的乳汁都是 初乳 ,大家不需要说刚生完孩子第一口奶就要让他吃上。其实心理压力会影响妈妈的母乳喂养,不用担心自己的奶不如别人多、 为什么别人能纯母乳我只能混合喂养 ,只要自己去做好就行。”
饮食“重口味”的妈妈,对母乳的味道是否会有影响呢?吴佳表示,如果妈妈吃了辛辣食物,母乳的气味会有一些改变,但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不过,对于产褥期的新妈妈来说,应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产褥期过后,因为乳汁的大量营养来自于妈妈,因此妈妈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禽肉、动物肝脏、动物血等。
“同时,因为母乳喂养会让妈妈流失很多的钙,所以说钙也是需要补充的。普通的成年人一天需要800毫克的钙,乳母需要1200毫克的钙。其实也很简单,每天正常成年人要求喝300毫升奶,如果是乳母的话,要求每天喝一斤奶,另外再饮食上搭配一些深绿色的蔬菜、豆制品,就可以达到这个量了。”吴佳说。
重庆市妇幼儿科主任李雪梅表示,再贵的奶粉,都比不上母乳。“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那么除了要添加维生素D或AD滴剂以外,那么就不建议我们的家长添加任何食物或者是饮料,除非有医学的指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爸爸妈妈来问我,医生我孩子可不可以给他喝点白开水、喝点果汁?我们通通给家长讲,什么都不要,只需要母乳,母乳里面含有所有的营养物质,它其实都已经够了的。”
宝宝的护理
如何护理宝宝才不会生病,对于很多新手爸妈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
李雪梅说,对于小婴儿的护理人员来说,要注意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新生儿期要做好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和干燥,对宝宝的包裹也要适当,不需要过于严实。
“ 重点要跟家长们强调的,就是要防止孩子的交叉感染。我们临床工作中看的太多了,很多本身不该生病的孩子,生病到了我们门诊,查出肺炎或者是感冒。我们追问的时候,80%以上都可以问到,就是家里面有人感冒。大人很多时候觉得 我一点小感冒对孩子没有影响 ,其实是很有影响的。大人的小感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孩子,对小婴儿来说,感染肺炎球菌引起肺炎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对家长来说,保护性隔离非常重要。”
李雪梅还建议,新手爸爸妈要做有心人,带孩子的时候要“察言观色”。正常状态下,宝宝应该脸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哪怕是在睡觉时,四肢的肌张力、活动度也是好的,哭声应该是有弯折有曲度“啊~啊~”一类的哭声。如果宝宝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精神不好、哭声尖锐、拒绝吃奶,或者给宝宝换衣服时觉得孩子软软的,都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处咨询。
知名母婴育儿博主“可可的粽子妈”也表示,肺炎球菌十分常见,同时对新生儿的危害也非常大。“我们成年人可能就是普通的感冒,咳嗽两声、流流鼻涕就好了。但是病菌一旦传染到新生儿上,影响就非常的严重了。所以成年人如果有感冒的话,勤洗手戴上口罩,尽量不要跟小宝宝去接触。新生儿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去扎堆,可以去一些户外公园、广场这种空气流通的地方,人特别多的商场游乐场,就尽量不要带小宝宝去了。”
疫苗的预约
“除了要做到以上那些基础的防护措施以外,我还想提一个对小婴儿来说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接种。除了基础的预防接种必须要做之外,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预防接种,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李雪梅说。
“可可的粽子妈”介绍,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接种程序来看,宝宝6周龄的时候就可以接种首针,6月龄之前完成基础的免疫接种,12~15月龄进行加强针的接种,即所谓的3+1程序接种。“因为小朋友打完疫苗不是马上起效,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小朋友在6个月大之后,从母体带来的抵抗力基本上就消耗没了,6个月到11个月的这个阶段,是特别容易感染肺炎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去安排好,才可以保证宝宝及时的接种,在他最容易感染的时候,给他更多的保护,这样子孩子就不会因为感染肺炎球菌而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如果希望及时接种,最好在宝宝满月的时候就要预约。”
李雪梅说,宝宝6月龄是个“坎”,很多家长会反馈,宝宝过了6个月大就不好带了、老是生病发烧。肺炎球菌,在空气里存在,在健康人群的鼻咽部也会定植,“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生活接触,很容易引起小婴儿的感染,导致肺炎、全身性的败血症,等等。所以,及时预约接受预防接种非常重要。”李雪梅进一步表示,在我国上市的疫苗,无论是免疫规划疫苗还是非免疫规划疫苗,都是审批合格后才能上市,都是安全有效的。除了免疫规划疫苗以外,在家长经济条件允许、孩子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为孩子选择一些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不仅是要我们国家的宝宝有没有接种,还建议去看看这种疫苗有没有在全球应用的经验,再加上在中国宝宝中应用的经验,结合着一起来看。”“可可的粽子妈”说。吴佳也认为,要把真实世界中的预防效果作为选择疫苗的标准。
文/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