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鸿凌徐日明
对于准妈妈来说,呱呱坠地的宝宝是最大的礼物,但是刚刚晋级为妈妈的小贞(化名)见孩子就想哭。孩子会不会发育不正常?家庭要如何负担孩子的成长?自己产后如何再找新工作?这些烦恼一股脑儿地压在了小贞的心上,让她患上了产后抑郁。对此,心理专家表示,产妇生产前后内分泌变化极大,情绪容易大幅变动,容易患上产后抑郁。在这期间,丈夫应尽最大可能陪伴并安慰妻子,帮助她渡过这段特殊的生理期,通常3个月后就能改善。
A
孩子不停哭闹
宝妈焦虑抑郁
今年32岁的小贞原本性格开朗,但怀孕后被检测出有一项指标不太好,容易造成孩子早产,刚怀孕四个月就开始了每天“葛优躺”的日子。在家养胎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幸福的日子,但对小贞来说却是度日如年……闺蜜、同事、同学的朋友圈每天都在更新,看到她们聚会、逛街,小贞羡慕的眼泪就控制不住。
生产后,小贞一瞬间感到自己终于解脱了,但事实并不像她期待的那样。她发现自己的育儿知识太少了,宝宝的每一次哭闹都让她手足无措、责怪自己。因为极度焦虑,她的情绪也越来越差,最终被检测为是轻度产后抑郁。
B
总能听见邻居“念叨”自己
身心俱疲宝妈累到幻听
自从生完孩子后,小梦(化名)多了一个“本事”,那就是听力“变强”了,她总能听见邻居在埋怨她无能,天天让孩子哭闹。
小梦和小贞差不多,自从生完孩子之后,每天照顾孩子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内容。孩子的睡眠时间短,每隔一会儿她都要起来哄孩子、喂孩子,这种生活让她感到身心俱疲。渐渐地,小梦的情绪开始变差,头疼睡不着。
后来,小梦独自在家时经常会“听见”邻居们在念叨自己,她把这些话告诉家人,可家人根本听不到这些声音。发现问题严重,家人将她送到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中心。该中心主任徐佳对她进行了检查,诊断结果为产后中度抑郁,她所听到的那些话并不真实,而是来自她的内心。
徐佳表示:“一方面,患者因没人帮助带新生儿,生活被这个小家伙搞得一团糟而怨恨孩子;另一方面她知道自己有义务保护和照顾孩子,不能埋怨他,在这两方面情绪的纠结和压抑下,使得这位宝妈出现了产后抑郁。”
C
有吃有喝为啥抑郁?
激素水平改变影响情绪
“有吃有喝也不用你挣钱,就在家里带个孩子,哪来那么多情绪呢?”在哈一专科心理诊室外,一个年轻女子被母亲数落着。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吃喝不愁,可我的情绪一直不太好,每天照顾孩子也很累,但是家人都觉得我很清闲,谁也不来帮我,我要的可能就是一句理解。”女子对记者说。
“其实这只是激素水平改变后对情绪的影响。”徐佳主任表示,产后抑郁是从产后六周左右发生的,发病率约为15%至30左右。这其中有一部分生理原因,即产妇在生产前后内分泌变化极大,激素水平也随之变化,情绪容易大幅变动,再加上因为给孩子喂奶而造成的睡眠不足,容易发生产后抑郁。此外还有心理原因,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对小事担忧。主任表示,在产妇生产之后家属的言行很重要,一些不当的言行会让产妇对未来担心、焦虑甚至绝望,最终诱发产后抑郁。
链接
防止产后抑郁丈夫很关键
特点:产后抑郁症通常可在3个月内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年,再次妊娠则仍有复发可能,发生概率与上一次相差无几。
成因:除生理因素外,生产时的紧张和恐惧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另外产妇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产后早期心绪不良、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症状:在发生产后抑郁后,产妇往往自我评价降低,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有的不情愿喂养婴儿,觉得生活无意义,严重者有自杀意念或伤害婴儿的行为。在临床上多数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预防:“产后抑郁是可以预防并治疗的,这其中丈夫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谓是第一责任人。”徐佳说,首先准爸爸要在孕期尽最大可能陪伴妻子,在生产前做好产后计划和心理准备,比如列清产后休假多少天陪伴妻子、月嫂的安排情况、家里老人来照顾的时间表等,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在分娩中,准爸爸要最近距离地陪伴产妇,制止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绝对不要把负面信息传达给产妇,增加其心理负担;在产后三个月内,丈夫应尽最大可能承担家务,让产妇避免过度劳累,以度过产后抑郁的高发期。一旦发现产妇情绪低落,要及时安慰劝说,如果安慰无效,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