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心肺骤停、出血、感染……肺动脉高压差

摘 要

  原创 刘凤玲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有别于普通的心脏病,需要各学科紧密而有序地合作,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医学界”有幸对话广东省

原创 刘凤玲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有别于普通的心脏病,需要各学科紧密而有序地合作,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医学界”有幸对话广东省人民医院韩凤珍教授,从产科角度出发,讲述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事情就发生在2021年的元旦。
一名20多岁的年轻孕妇被推进了医院。
韩凤珍教授当时了解到,该患者是一名二胎妈妈,第一胎时顺产,当时没有任何问题。就在大宝两个月左右,患者又怀上二胎。然而一家人还没能开开心心迎接二宝,在她孕28周左右,竟突然出现了心衰!
为什么好好地就心衰了呢?
到医院一看,原来是房间隔缺损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患者当时严重到无法动弹,并且因肺淤血而剧烈咳嗽,口唇紫绀,需半坐卧位,血氧也已降低至75%以下,甚至不能移动出危症监护病房(CCU)去做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
院内当即启动多学科协作(MDT),召集相关科室会诊,包括心内科、心外科、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风湿免疫科等团队。
经商议,最后经积极降肺压靶向药物治疗后将患者紧急移至院内英东楼麻醉科进行剖宫手术——这台手术便是由韩凤珍教授亲自操刀。
手术比想象中更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止血也很彻底,患者在术后便转至CCU。然而半夜凌晨3点,患者又突然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心肺骤停,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不得不立即启用ECMO。
“所幸我们提前为这位孕妇置入ECMO预留管,当时ECMO启动得很及时。”韩凤珍教授回忆道。
经过一系列操作,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趋于稳定。只是上ECMO初期,患者腹部切口周围出现弥漫性渗血,这种出血与血管破裂不同,是广泛的渗血,不易找到出血点,因此韩凤珍教授等专家仅采取保守局部加压包扎方案,尽量不再为患者开刀。
然而就在48小时后,由于ECMO持续的肝素化,患者因腹部发生持续渗血,出现大量血肿,再一次被推进了手术室。
韩凤珍教授为这名患者开腹后,仍然只见筋膜下层广泛渗血,无法进一步确认准确的出血点。无奈之下,她只好沿着腹壁,一针、一针地像订书机一样全层腹壁缝合,才终于止住了血,产妇转至CCU后由肺高压组的团队继续降肺压治疗,终于逐步撤下ECMO。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由于原有的肺部感染,加上两次手术以及ECMO的应用,患者又要开始跨过感染这道关口……
漫长的一个月过去了,皇天不负有心人,院内各方历经艰辛,总算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个元旦恐怕已成为所有参与的医护人员今年最难忘的节日之一。
该患者于今年4月份,又由心内科张曹进教授亲自行房间隔封堵术,目前母儿平安。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离不开MDT与患者的配合
肺动脉高压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虽说不常见,但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死亡率极高。
近年来,肺动脉高压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根据国外目前的报道来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母亲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也仍有9%~30%,值得引起注意,并尽可能早查早治。
肺动脉高压通常需要采用有创的右心导管检查确诊,而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方式有所不同,多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初步判断,一般会根据右心扩张、肺动脉扩张、下腔静脉扩张的情况以及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进行评估。因此,这类患者的诊断离不开超声科。超声估测肺动脉高压程度分级
其实MDT如今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趋势,在产科也不例外。
韩凤珍教授说道:“遇到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就需要同时召集心内科、超声科、心外科、儿科、麻醉科等其他科室的人员,甚至是ECMO团队、风湿免疫科医生,而我们产科,毕竟是面对孕妇,一般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以有效地组织各科室,救治患者的生命。其中所有成员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但即使如今的医疗流程逐步完善,人员日益齐备,也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如上述这位患者般幸运。
韩凤珍教授不无感触地说道:“她(患者)此前在当地医院住的内科,无论是自己还是临床医生都一直把咳嗽当作普通感冒症状,无人发现这是由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淤血导致的。但凡有人拿听诊器听听她的心脏,就会发现杂音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事后我就在想,临床医生一定不能局限自己的思维,不能轻视一些习以为常的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也在这次抢救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据韩凤珍教授回忆,当时见患者在当地医院住了一星期都未见好转,其家属便赶紧带着患者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
“也算命悬一线,好在救回来了。”韩凤珍教授说道,“但是对于妊娠期女性,我还是在此呼吁:只要有条件,就在孕前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若确诊肺动脉高压,不要罔顾生命,执意怀孕;若已经有孕,一旦感觉到任何不适,建议尽早来医院就诊,必要时终止妊娠,以避免死亡的结局。”
专家简介韩凤珍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产科主任、心血管产科主任。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曾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产科工作及学习,在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从事妇产科近三十年,擅长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擅长对高危妊娠的管理和监护;目前主攻“妊娠合并复杂心脏病的诊治,胎儿先心病一体化救治及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及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体系建立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 2018 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关键技术创新与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 2019 年第十一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发表论文多篇。
学术任职: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心脑血管危重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先心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产科急救杂志》编委;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专家组成员等。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刘凤玲
原标题:《剖宫、心肺骤停、出血、感染……肺动脉高压差点“杀死”她和孩子!》
阅读原文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