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记者 刘广辉 通讯员 华小亚 史艳香
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内,27岁的黄女士与主任管一春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段故事还要从去年说起
求子路上的拦路虎:卵泡发育不良
27岁来自河南开封的黄女士,是芸芸求子大军中的一员,虽然年轻,但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侧输卵管梗阻的她,已经备孕5年未果。曾经辗转5个医院,历经数不清的检查,让她身体和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度想要放弃。
月经不规律,卵泡长不好,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也是黄女士心里不可言说的痛。跟她一样的“多囊”姑娘们,用药后卵泡都能长的不错,但她连续监测5个月,且均在用药促排的情况下,卵泡仍然长不大。没有一个“优秀”的卵泡,是不好怀孕的,这件事情成为压在黄女士心头上的沉重大山。
直到2020年4月,黄女士来到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坎坷的求子路终于出现了转机。
精湛技术,助力好孕
初到生殖医学科,医务人员专业的技术,耐心细致的讲解,就让她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黄女士信心满满地再次开始她的助孕求子之路。
2020年6月,黄女士进行了人工授精助孕,很不幸,因为卵泡发育不良被迫取消周期。紧接着,她从人工授精转试管助孕,开始了她的第一次促排、拮抗剂方案。启动时,卵泡均匀,激素达标,一切都很顺利,但随着促排天数的增加,“不幸降临”,但是她的卵泡发育不理想,促排三天卵泡生长才不到1mm,卵泡发育不良,这个拦路虎又出现了。
黄女士的心里咯噔一下,会不会重蹈覆辙,能不能顺利完成助孕,彼时的她忐忑不安。
周期组副主任医师李嘉恒和主治医师于晓娜在看到黄女士的情况后,在耐心的讲解和鼓励的同时,及时请示主任管一春用药方案。管一春在充分了解黄女士的特殊病情后,立即组织科室进行疑难病历讨论,查找最新相关文献,细致分析激素及超声结果,步步探讨,层层剖析,最终为其制订了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
管一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与黄女士沟通病情,让黄女士从焦虑中走出来,鼓励黄女士与医生携手,攻克难题。
虽然在促排中期出现雌激素下降,黄体生成素升高等等的危急情况,都在管一春团队精湛的技术,耐心的呵护下“化险为夷”。
当促排22天的时候,尽管卵泡还没有长到预想中的大小,但结合患者促排期间的情况,管一春当机立断决定手术,同时通知实验室必要时进行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最终黄女士顺利取到19枚成熟卵子,形成2枚胚胎和5枚囊胚。
取卵前,管一春鼓励的话语,取卵后,医护人员关心的感觉,都让黄女士觉得,这儿,就是她的家。生殖医学科的医务人员,就是她的家人。
历经坎坷,喜获好孕
取卵后因为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黄女士没有立马进行移植。在黄女士休整了2个月后,2020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冻胚移植,移植了1枚囊胚,但是以失败告终。紧接着第二次冻胚移植,仍未能成功受孕。
接连的失败,让黄女士心灰意冷,管一春在了解到情况后,鼓励她不要灰心,要共同努力,争取今年能有个牛宝宝。简单的话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黄女士继续坚持自己的求子路。
2021年2月 ,结合黄女士的情况,管一春团队制订了序贯移植方案,在内膜转化后的第三天,移植1枚胚胎,在转化后的第五天,接着移植1枚囊胚。
这一次,终于不负众望,黄女士迎来了她的“官宣”,移植后14天,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49 IU/L,表明这次成功受孕。移植后30天,彩超提示宫内双胎妊娠,黄女士的坎坷求子路,终于迎来了胜利!
难掩喜悦,留下获“奖”感言
黄女士的求子故事圆满结束,而在生殖医学科,这样温情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源于患者百分百的信任,源于医护人员的尽心尽职,源于医患的共同努力。
让医患心手相牵,共同见证幸“孕”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