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今日,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重要研究表明,在接种mRNA新冠疫苗的孕妇中,未显示出明显的风险。
截图来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美国,许多妊娠期女性正在接种mRNA新冠疫苗,但是与妊娠期女性接种疫苗有关的安全性资料有限。
来自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者利用接种疫苗后v-safe健康检查监测系统(v-safe after vaccination health checker)、v-safe怀孕登记(v-safe pregnancy registry)、v-safe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的数据,分析了2020年12月14日至2021年2月28日期间妊娠期女性接种mRNA新冠疫苗后的初步安全性。
研究期间v-safe系统中共有35691名16-52岁女性被确认怀孕。和非妊娠的女性相比,妊娠的女性更常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较少出现头痛、肌肉痛、寒战和发热。
在v-safe怀孕登记的3958名受试者中,有827名完成妊娠(completed pregnancy),其中有115名(13.9%)流产、712名(86.1%)活产(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接种疫苗的受试者中)。新生儿不良结局包括早产(9.4%)和小于胎龄儿(3.2%)(宫内生长迟缓儿或小样儿);未报告新生儿死亡。
虽然难以直接比较,但是接种新冠疫苗后已完成妊娠的女性中,发生不良妊娠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比例,与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发生率相似。在VAERS报告的221起妊娠相关不良事件中,最常出现的为自然流产(46例)。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表明,在接受mRNA新冠疫苗的孕妇中,初步研究结果未显示出显著的安全性问题。未来还需要对大量在妊娠早期接种疫苗的女性进行随访。
此外,也有新证据表明,在妊娠晚期母体接种新冠疫苗后,新冠病毒抗体经胎盘转移,说明母体接种疫苗可能为新生儿提供一定水平的保护。但是,目前尚缺乏疫苗接种时间对抗体转移和保护程度的具体影响数据。
研究团队指出,v-safe参与是自愿的,并非在所有疫苗接种地点都能统一获得登记信息。因此,被调查的人群在年龄、种族、社会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等因素方面,可能有潜在偏倚,这限制了该结局和先前数据的可比性。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FDA正在继续监测和报告关于mRNA和其他类型新冠疫苗在妊娠人群中的安全性信息。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文献:
[1] Tom T. Shimabukuro, M.D. et al. (April 21, 2021,). Preliminary Findings of mRNA Covid-19 Vaccine Safety in Pregnant Persons. DOI: 10.1056/NEJMoa2104983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