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产后抑郁带来的危害,一定要正确调理

摘 要

  产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产褥期常见的并发症,由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多采用的干预方法多为心理疏导,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产后抑郁到底是怎么形成

产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产褥期常见的并发症,由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多采用的干预方法多为心理疏导,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产后抑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处理呢?

(一)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产后抑郁症主要体现在心理上,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厌世悲观、爱哭、孤僻,同时因为劳累感增加以及活动减少而带来的精力降低、疲乏易累等。除此之外,身患产后抑郁症的宝妈们还伴有焦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降低,或者对自我产生一种消极的认识,而在身体上会表现为睡眠障碍,没有食欲等等。

一般来说,以忧郁焦虑、情绪低落,对生活缺失希望为主,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倾向。

(二)为什么产后抑郁会纠缠上宝妈们?

心理学家认为,引起产后抑郁的原因可能就来自在生活各处之中。在宝妈们生下孩子之后,如果家人没能摆正自己的态度,甚至认为照顾孩子只应该是宝妈们的事情,那么这就会让宝妈们觉得措手无策。因为她们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所以对很多事情都不太清楚,会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因为角色的转变,心理压力会莫名的增大,而这个时候如果家人不能安慰得当的话,那对于宝妈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从中医来分析,抑郁属于情绪异常。五脏各有主神,凡是情绪异常都会有脏腑气血基础。有人研究发现,导致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气虚、血虚、血瘀。

其中,血虚是导致产后抑郁的关键原因。血不养心,则心神失养。《万氏妇人》提到“心主血,血去太多,心神恍惚,睡眠不安,言语失多”。《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记有:“产后血虚,心气不守,神志怯懦,故令人惊悸,恍惚不宁也”。

产后抑郁症发生在产后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根据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中医认为产后抑郁症与心、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尤其是肾虚,因为生产不但伤损气血,亦伤肾精,容易出现肾精不足、肾阳不升。

身为宝妈最亲近的人,丈夫最应该重视宝妈身患的抑郁症,既不能逃避,也不能对妻子的病症进行评价或指责。而身为宝妈自己,就应该正视自己的困境,同时向他人承认自己实实在在的需要帮助,不要把一些事情憋在心里,可以找人说出来,倾诉出来,学会放松自己的身心,发现自己的优点,让自己充满自信心的活下去。

一方面,宝妈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支持和呵护;另一方面,宝妈气虚、血虚、肾虚,需要补气、补血、补肾。

心脾两虚者,可用归脾汤、甘麦大枣汤进行调理;血虚气弱者可用茯神散、四物补心汤、天王补心丹等;精神差者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若能辨证用方,适当加减,多可取得满意效果。

以甘麦大枣汤为例,具有甘润滋补,养心益脾,兼可安神,特别适合于产后气血不足,出现精神不适症状。用小麦养心;甘草和大枣润燥缓急,专以甘平之味以宁神健脾。

穴位亦可治疗产后抑郁,阳虚者,可重针对神阙穴;精神症状明显者可针对百会、内关、太冲诸穴;或考虑用十三鬼穴,都有显效。亦可取耳穴压豆法,可取神门、心、皮质下、枕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效果满意。

总之,产后抑郁发病率较高,不仅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在重视产后抑郁症的心理辅导基础上,建议积极配合中医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论治论治和药效温和等优点,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疗效。(董洪涛)#中医#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