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线:研究员)
上次写护肤的时候,就和你们提了一嘴关于产后抑郁的事。
这段时间研究员也查了很多的资料。这篇文章想写给孕产期的你们。
前段时间的两会,围产期抑郁也刚好被提上热搜。
大多数的中国妈妈在孕期和产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其中近15%的妈妈会被推向更危险的境况——发展为产前或产后抑郁症。
妈妈们受到的伤害,往往来自避而不谈和不够重视。
如果可以,希望你们都充分了解这一课的内容。
怀孕之后,你发现你的脾气变坏了。
一到饭点就没胃口,孕吐吐到出血。有一次你直接吐晕,必须靠输液来补充营养。
白天变得容易犯困,夜里却因为尿频和便秘整宿都睡不好觉。
随着月份的增长,腰酸背痛腿抽筋,五脏六腑的压迫感,让你觉得连呼吸都变得费劲。
你不敢再看镜子里长斑长痘的脸,和日渐变形爬满妊娠纹的身材。
严重不足的睡眠和激素的骤然变化让你的情绪变得莫名其妙,你发泄的样子连你自己都很讨厌。
好不容易捱到宝宝出生,生产的后遗症和疲惫的带娃日常继续煎熬着你。
“别人都这样过来的,你怎么就不行”
“听话,你这样对宝宝不好”
“你这是心理作用吧,不要想太多了”
“你这样会影响我的工作”....
你哭了,连哭的时候都在想:这对孩子不好,我可能不是一个好妈妈。
以前你是个很乐观很有能量的人,但月子里你把微信所有人都清空。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和人说话。
好像生活一下子失了控。
你身边的人很多都不理解:“道理你都懂,怎么就抑郁了?”
他们不知道那些负面情绪,早在周遭环境的日积月累下埋好“地雷”。
他们也不知道抑郁症从来就不是矫情,它和性格无关,也不受你自身控制。
当这些信号出现,其实就已经在提醒你:
你生病了,需要看病吃药。
强调一遍!如果怀疑自己抑郁,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来帮你判断。
有人说生育就是母亲消耗自己的生命力去换取另一个新生命的成长。
产后身体的恢复、激素水平的失衡、宝宝的抚育、还有生育后身份的转变与家人关注重心的转移,任何一环都是对妈妈们的严峻考验。
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对,抑郁是一件挺容易的事。
在这个阶段,如果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爱和支持,它也很容易自愈。
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周围的人对此无动于衷,任其逐步恶化演变成疾病。
在那段很难过的日子里,需要有人在心理上帮她们挡一挡,用实际的支持给她们空间获得一些喘息和自由。
尤其是那个曾经说好“要并肩作战”的战友,更要当好妈妈们的情绪减压器和后勤部长。即使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不要错过她们求救的信号。
毕竟,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尽早筛查、规范治疗,这一点真的超级重要。
撒贝宁曾在节目里说过:“没有人会嘲笑一个感冒患者,也没有人会嘲笑一个癌症患者,所以更不要将这种嘲笑放在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身上。”
当你发现自己有了抑郁的倾向,不必害怕别人的目光。这不是你的错。
该诊断诊断,该吃药吃药,该生活生活,接受自己一切的状态。
《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说: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谁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每一个妈妈都不容易,患上抑郁的妈妈更不容易。我们没有同样的经历,做不到真正的理解。在面对她们的时候,我们能做好的就是多一份支持和鼓励。
最后写给正在经历或未来可能经历的母亲:
每一个坚强的你,都很了不起。
相关栏目
勾搭所长
| 婚礼 | 亲子 | 生活 | 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