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

摘 要

  截至2021年4月4日,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97.0万剂次;其中,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68.71万剂次,累计接种1045.62万人。 然而,“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

截至2021年4月4日,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97.0万剂次;其中,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68.71万剂次,累计接种1045.62万人。

然而,“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过敏体质、备孕不能接种疫苗”“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功尽弃”等说法,在网上此起彼伏。

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

误读一: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

对“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的说法,南京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主任梁亚琼回应称,这种说法有点断章取义。“实际上新冠疫苗研发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目前中国的数据只有半年,证明疫苗至少半年内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随时更新。如果因此说‘新冠疫苗只保护半年’,那就是对疫苗保护力的误读。”

要不要进行加强针接种呢?

梁亚琼表示:“很快就会出9个月的数据,这个数据会不断更新。如果真的监测到一定期限,抗体水平下跌得比较厉害,也会出一个合理建议,要不要加强接种,这些都是要根据后期的观察数据来决定的。”

误读二:

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功尽弃

有人担心如果因故错过了新冠疫苗第二针的接种,“晚了就会前功尽弃”,这是不是真的?

对此,梁亚琼表示,第一针疫苗接种完后,第二针要求是间隔3周以上,两针在8周之内完成。如果第二针新冠疫苗接种超期可补齐,即使超过了8周也不需要重新再接种,只要把未种的剂次补齐即可。

误读三:

备孕不能接种疫苗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正式公布了接种禁忌人群中包含妊娠期妇女,那么问题来了,备孕人群不能接种疫苗的说法有道理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我们在对疫苗开展接种的经验基础上,对疫苗的安全性也有了理解,实际上进入备孕期的时候,不需考虑疫苗对备孕的影响,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疫苗。”

如果接种疫苗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

王华庆表示:“按照我们了解到的信息和前期应用疫苗的一些基础,接种疫苗的人怀孕了,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妊娠,这是国际上也达成的共识。”

妊娠期妇女不建议接种,但接种疫苗后怀孕却不需采取特殊措施,两者存在矛盾吗?

“有的疫苗是不给孕妇接种,是从慎重的角度考虑,但是因为疫苗引起孕妇或胎儿的一些异常情况,目前还没有,但后续我们还要做好加强监测的工作。”王华庆说。

误读四:

过敏体质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很多人都关心“过敏体质”能不能打新冠病毒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接种禁忌里有两条都和“过敏”有关。一个是对疫苗的活性成分、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第二个是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那么问题来了,春天花粉过敏、抗生素过敏的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到底能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安志杰表示,目前的疫苗成分里不含抗生素,所以抗生素过敏是不作为接种禁忌的。换句话说,对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过敏人群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

”对于一般的过敏,比如有些可能是花粉过敏,因为花粉跟疫苗成分没有任何关系,所谓的过敏体质,不是一个疫苗的接种禁忌。“安志杰表示。

新冠病毒疫苗引发的过敏到底是什么表现?

安志杰表示,真正对疫苗过敏的比例不是很高,比较常见的就是过敏性皮疹,很多是一过性(一下子就过去)的,很快就恢复了。当然,也监测到一些稍微严重一点的症状,过敏性休克,这个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一般是百万分之一以下的水平。

新冠病毒疫苗严重过敏发生率这么低,还需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吗?

安志杰解释,因为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都是在接种疫苗之后15分钟左右发生,所以只要在接种点待了30分钟,万一发生了这种相对比较严重的,像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这些,接种点都可以及时给予救治,避免发生一些其他的的意外。整体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为了防止这些非常小的概率,大家还是要按照要求,接种完疫苗后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后再回家。

来源:北京日报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打完不能洗澡?真相来了

时间:2021-04-05 17:07 来源:丽水网

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

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了?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

打完不能洗澡?

最近,关于“打疫苗”

出现了很多谣言

我们一起来看真相

谣言一

打新冠疫苗前吃饭喝水能避免不良反应

真相:疫苗的不良反应与体质、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与是否吃饭喝水基本无关。

无论接种疫苗前有没有吃饭或喝水,都不影响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否。不过接种疫苗前吃点东西,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免疫系统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产生抗体。接种疫苗后一周内不要接触自己容易过敏的食物,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谣言二

第二针2周-3周必须打,晚了就前功尽弃

真相:3周-8周内接种第二针即可。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谣言三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半年后还要再打

真相:目前只有半年的数据,不是只能保护半年。

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目前通过接种者抗体水平监测,大概是6个月以上。这是目前监测到的抗体水平时间,不代表免疫只有这些时间,且抗体也不是唯一衡量保护的指标。

人类接触新冠病毒才一年多,新冠疫苗问世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目前关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仍在持续观察中。针对率先接种过疫苗的“先锋队”研究发现,接种者目前已经获得了9个月的抗体监测数据。专家们也在继续加强监测,更长期的保护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谣言四

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

真相:不存在。

目前研发的国产疫苗是RNA疫苗,致癌的病毒大多为DNA病毒,因此不存在致癌问题。

谣言五

打新冠疫苗会改变人体基因,变成转基因人

真相:危言耸听,毫无科学依据。

mRNA疫苗不需要进入细胞核便可表达抗原蛋白,而且是靠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主动富集(搜集)抗原蛋白而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产生中和抗体。注射mRNA到人体内不会改变人体细胞的DNA。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但不是“逆转录RNA病毒”,所以新冠病毒的基因不会整合到人体染色体中。

谣言六

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了

真相:接种完疫苗后,仍然需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并非百分百,口罩要不要摘,取决于打完疫苗会不会感染。目前研究显示,我国新冠疫苗保护率约70%,但对避免转成重症的保护率超过90%,对避免发生死亡的保护率接近100%。为了防止感染,在全球疫情没有结束之前,建议打完疫苗继续戴口罩。

谣言七

打完疫苗当天不能洗澡

真相:可以洗澡。

但应尽量避免接触接种区域,主要是需注意不要有伤口、破损。喜欢大力搓澡的,就请先缓几天吧。

谣言八

新冠疫苗别人打了,我就可以不打

真相:别人打完是保护了别人,你没打就保护不了你。

即便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后疫情不会传播,也不代表个体不会被感染。假如发生了新的疫情,病毒一旦传播开来,如果你不打,那你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世界上其他国家疫苗接种率覆盖得多了,他们要到中国来,我们开放了国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人群免疫屏障低,就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如果不打,世界重新开放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免疫力的。如果全球其他国家没有很好进行疫情防控,中国始终会暴露在疫情风险之下,也始终会受到输入病例的影响,因此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谣言九

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疫苗没用了

真相: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疫苗失效。

虽然病毒一直在变异,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临床特性没有改变。目前科学家发现,国产疫苗对部分英国变异病毒仍有效果。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新冠病毒是个全新发现的病毒,不能因为病毒变异,就对疫苗没有信心。

在3日晚的央视采访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也再次提到了打疫苗的重要性

“关于未来,其实不仅仅瑞丽,还有千万个瑞丽,中国还要开放,世界必将打开,我们有更好的屏障吗,除了肉体?”

4月4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个人微博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他表示,疫苗不接种成功,就无法彻底开放。针对疫苗接种犹豫现象,他直言,大家觉得“风险不在我身边”,对远方的风险不予关注。

明年春天可能实现自由行

对“何时能自由出行”,张文宏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期。

张文宏表示:“我们觉得明年的春天仍然还是有可能,世界的几个大的经济体之间会完成疫苗的免疫屏障,中国目前的接种的速度我觉得在明年的春天基本上也会完成疫苗屏障的一个建立,这个时候其实只需要彼此之间的一个谈判,谈判完成,我们就会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互通的形式,所以希望大家对明年春天仍然怀有很深的期待。”

靠非药物干预清零策略

“长远来讲不可持久”

近日,云南瑞丽发生局部疫情反弹,在对此次疫情的处置中,瑞丽除了采取大规模核酸检测、社区封闭管理等已被熟知的防疫措施外,还提出将扩大新冠疫苗接种范围,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此时,疫苗成为了控制局部疫情的新手段。

△资料图

对此,张文宏表示,过去主要通过非药物干预,进行核酸检测后,进一步精准地隔离,包括封城。但这次还进行疫苗注射,就属于使用了药物和疫苗等措施防控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优势非常明显,是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惯例。

张文宏表示,中国对这一次云南瑞丽的疫情防控力度特别大,对本土病例零容忍,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实施全员的接种到位,所以就必须零容忍,否则就会引发进一步的疫情的一个扩散。“我们是有能力清零本土病例的,但是这种持续地以牺牲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正常生活为代价的一个清零策略,事实上长远来讲是不可持久的。”

疫苗接种犹豫普遍存在

“大家觉得风险不在身边”

从3月24日起,国家卫健委每日在官网公布疫苗接种总数,截至2021年4月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667.7万剂次。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实践中发现,普通人对接种新冠疫苗存在多样的观点。

对此,张文宏认为,疫苗接种犹豫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现在没有本土病例,大家觉得风险不在我的身边。“这其实是人之常情,因为疫苗接种,事实上只是大家为了避免发生在身边的风险,对于远方的风险,其实我们人类从来不予关注。”

来源:北京日报、央视《新闻周刊》、@张文宏医生、《今日环球》、人民日报、健康中国、上观新闻等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