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打疫苗影响备孕吗?你

摘 要

  近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广东多地推进,广东各地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量过亿,疫苗安全有效,接下来将加快推

近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广东多地推进,广东各地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量过亿,疫苗安全有效,接下来将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

接种新冠疫苗半年后需要再打第三针吗?打了新冠疫苗影响备孕吗?哪些老年人不能接种?针对这些问题,多位权威专家进行了解读。

接种疫苗半年后要打第三针?

有公众关注,接种新冠疫苗半年后,是否需要打第三针?

湖北疾控中心专家王雷表示,我们中国的数据目前只有半年的数据,至少半年内是有效的,并不是说疫苗的保护期只管半年,希望大家不要断章取义。正在对大量三期临床持久性进行监测和观察,这个数据是不断积累的,就是大于半年以上的数据,应该说我们还是有信心,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没有半年以后要接种新的加强第三针的说法。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也就此明确回应,目前看没有必要。

老年人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上市的4款疫苗在说明书中对于接种的禁忌有明确界定。包括:

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反应者;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在妊娠期间或者哺乳期间的妇女等作为禁忌列入。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表示,老年人接种的副反应风险并没有高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接种时,如果有基础性疾病通过常规治疗控制很好的,是可以接种疫苗的。但是基础性疾病在急性期发作的时候,要根据医生意见缓种,等急性期发作好了以后再接种。”

为何我国老年人不优先接种?

此前,各地新冠疫苗接种主要针对18至59岁年龄段人群。为何我国老年人不优先接种?

邵一鸣表示,相比部分国家,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老年人发病风险较低。邵一鸣说:“由于国外疫情严重,老年人感染和死亡风险都很高,需要优先接种疫苗予以保护,从最高年龄组往下推,目前在美国的中青年人还排不上接种。

我国为什么把老年人放在第二步?

因为国内感染风险很低,当前首要任务是外防输入,所以要优先接种风险较高的重点行业人员和中青年。我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老年人稍后更稳妥地接种疫苗。”

打了新冠疫苗影响备孕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主任医师安志杰表示,接种新冠疫苗并不影响备孕。对于孕妇接种疫苗,并没有证明有风险,而是伦理不允许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欧美一些疫情高风险国家已经为孕妇接种了新冠疫苗,未见异常。

安志杰说:“我们目前没有去接种孕妇这个群体,但是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接种疫苗时不知道自己怀孕,而孕检发现阳性,比较慌张。要不要人工流产?对胎儿是否有风险?国际主流技术建议,疫苗接种风险微乎其微,但是为此流产这个风险会更大一些。”

邵一鸣进一步解释,活病毒疫苗不适合孕妇和备孕人群,而现在的新冠疫苗,不论是上市的还是进入临床试验的都没有活病毒疫苗,对备孕人群是安全的。

为何暂不推荐18周岁以下人群接种?

《技术指南》规定,新冠病毒疫苗暂不推荐18岁周岁以下人群接种。这是为什么?

“任何一个新疫苗在研发过程中,都是先从成年人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的,在确保其安全性的基础上才会把临床试验向低年龄组扩展,从而确保安全用于低年龄组人群。”孙立梅表示。

她介绍,我国已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对于18周岁以下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尚未充分,但有关机构正在积极进行临床试验,收集分析18周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临床数据。等这部分人群临床试验数据逐步完善后,国家才会逐渐批准推动18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8-59岁人群大规模接种到一定程度时,对18岁以下等尚未能接种疫苗的人群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孙立梅说。

18岁以下人群暂时不能接种疫苗,要如何保护自己?“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孙立梅建议,现阶段18周岁以下人群依然应当采取常规、非疫苗的保护措施,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个“防疫四件套”。

为何曾感染过新冠仍需接种疫苗?

《技术指南》提到,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本身已有抗体,为何仍需接种疫苗?

孙立梅解释,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体内的抗体水平可以至少维持6个月以上,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建议他们接种疫苗,是为了让抗体达到更高的水平,发挥更好的保护作用,起到加强免疫的效果。”孙立梅说。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人群,主要包括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的人、患急性疾病的人、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人、正在发热的人及孕妇等,这些人群都不能接种。

普通人群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接种条件?孙立梅建议,大家首先要积极获取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科普知识。如果无法自行判断,建议到现场接种时跟接种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比如有没有严重过敏、目前有没有患一些基础疾病等,由医生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接种疫苗。

可以接种不同厂家的相同原理疫苗

《技术指南》指出,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包括3个灭活疫苗、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个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孙立梅介绍,我省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三个生产商生产的疫苗均有使用。“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只要是国家已经正式附条件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保证的,公众可放心选用。”孙立梅说。

《技术指南》提及,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孙立梅表示,对于相同类型的疫苗,即使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进行第二针接种,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不会带来很大的差别。

“在常规免疫中,也有允许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同一种类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完成全程免疫的情况。”孙立梅举例,就拿大家最熟悉的乙肝疫苗、狂犬疫苗来说,如果遇到异地接种或其他情况下无法保证前后剂次使用同样厂家的疫苗,也可以用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疫苗代替。

来源:南方+、健康南粤、广东卫健委、人民日报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一下吧~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