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见面,问的不是“吃了没?”,
而是“你打疫苗了没?打的第几针?打完疼不疼?”
根据卫生健康委网站的消息,
截至2021年3月31日,
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已达11982.1万剂次。
由于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没有免疫力,
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自己的发病风险,
还能通过有序接种疫苗,
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
阻断新冠肺炎流行。
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接种。
不过,很多人仍有诸多疑问:
“我在备孕能打疫苗吗?家里65岁老人能打吗?”
“打完有不良反应吗?”
“打完出行还要做核酸检测报告吗?”
……
4月1日,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
(2021年3月31日更新)》,
全面回应公众关切。
一、哪些人能/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哪些人可以接种?
(1)18周岁及以上;
(2)60岁及以上也是可以的;
(3)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
2、哪些人不能接种?
(1)妊娠期妇女;
(2)患急性疾病者;
(3)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4)患未控制的癫痫者;
(5)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6)患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
(7)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8)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9)正在发热者,可等发热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存在时再接种。
3、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吗?
(1)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2)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情况下接种了疫苗,不推荐仅因此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3)建议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 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
(4)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二、去哪里接种疫苗?
(1)去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一般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
(2)有时会根据情况设立临时接种单位。
(大家可关注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
三、接种疫苗的过程是什么?
第1步:带好身份证或护照等证件;
第2步:如实向工作人员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
第3步:工作人员在接种者上臂三角肌,采用肌内注射接种;
第4步: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防止出现急性过敏反应、晕厥等;
第5步:接种后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第6步:出现疑似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或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报告接种单位,需及时就医。
四、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免疫记忆。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很快调动免疫系统,让病毒无法在体内增殖,从而预防疾病。
另外,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五、接种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
(1)疫苗接种后,一段时间后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这段时间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2)接种疫苗后,个别人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3)处于疾病潜伏期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阳性或发病。
综上,上述人群有可能成为传染者,在新冠疫情防控需要筛查时,还需进行核酸检测。
大家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疑问,
都有答案了吗?
除此之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院士,
还给大家重点解答了几个疫苗困惑。
1、何时打新冠疫苗最合适?
闻玉梅院士:“我认为现在还是比较好的时期。因为现在中国没有疫情流行,国外疫苗接种覆盖已经比较多了,这些国家可以开放了,我们也要开放,我们免疫屏障比较低,人家的比较高,对我们来说就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中国人应该尽快把自己的保护做起来!”
2、别人都打了,我是不是可以不打?
闻玉梅院士: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别人打完了疫苗是别人保护了,你没得到保护啊!一旦疫情来了,别人也许不感染了,但是你感染的可能性比别人大。”当然也不是打了疫苗后说完全不会感染。相对来说,打过疫苗后感染了,病症也更轻一点。
3、接种后保护期只有半年,真的吗?
闻玉梅院士: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研发出来的时间比较短,用在人体上的时间更短。目前通过抗体水平监测,大概是六个月以上。后续需要对疫苗的持久性开展研究来确认它的保护期到底有多长时。
大家也不要因为有病毒有变异而对疫苗失去信心。目前尚未有明显的证据证明这种变异病毒对疫苗有影响,而科学界、企业也都正在密切关注疫苗变异的动态,并给出应对的措施。
4、要不要检测接种效果?
闻院士表示:市民接种之后,会担心自己到底有没有产生抗体,其实中和抗体是实验室才能检测的,方法不易推广。从目前疫苗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到,接种疫苗后大多数以上都能产生中和抗体,所以市民不用担心。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
对于个人来说,
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
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
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
所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
现阶段一些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
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勤洗手、通风等防护措施。
有用就转发周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