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月子后她差点猝死!大多产妇还在这样做|肺

摘 要

  适当运动对产后恢复很重要! 无论是顺产妈妈还是剖腹产妈妈,产后都是需要好好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的。 但休息归休息,可绝不是一味的只躺着休息。 湖南长沙就有一位28岁的剖腹

适当运动对产后恢复很重要!

无论是顺产妈妈还是剖腹产妈妈,产后都是需要好好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的。

但休息归休息,可绝不是一味的只躺着休息。

湖南长沙就有一位28岁的剖腹产妈妈,因为产后长期躺着,差点丢了性命。

周女士是在8个月前剖腹产生下的宝宝,因为是手术,术后为了坐好月子,更好的恢复,她产后8个月的时间里基本都是躺着休息。

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沙发上,很少活动。

在她和家人看来,静养就是躺着休息,可谁知,这样错误的休养方式,早已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几个月前,周女士感觉自己呼吸不畅,特别是爬楼和快步行走后更为明显,需要休息好久才能平复,她以为是产后的正常现象,便没有在意。

直到前不久,周女士因感冒受凉,气喘气促的程度明显加重,常常感觉胸闷,稍一活动便感觉一口气憋在胸口,严重的时候甚至说话都呼吸困难。

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对,就赶紧送周女士去医院治疗。

“我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怎么会突然变得呼吸困难呢?”周女士是百思不得其解。

医生为周女士做了相关检查,同时了解了周女士产后的生活方式,结合呼吸急促的症状,考虑是肺动脉栓塞。

而通过CT等一系列检查结果也证实了医生的初步诊断,引起周女士呼吸困难的原因找到了——产后活动过少引起的肺栓塞。


肺栓塞,严重时真会要人命,它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晕厥、休克,甚至猝死......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

医生解释:血栓多数来自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产后不喜欢运动的女性,容易形成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后随着血流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大、心力衰竭。

产后静养不等于躺着,产妇在产后应尽早下床,并适量运动,以利于血液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产后是需要静养,但一定不能过度。(新闻来源:湖南日报)

这样的例子绝不是个例,很多妈妈都陷入了产后休养就是要多躺的误区,而肺栓塞一旦发生,严重时几分钟就会要命。

湖北就有一位生完二胎的37岁妈妈,在产后37天后突然在家死亡,原因就是在家中因肺栓塞引起呼吸、心脏骤停,最终死亡,令人痛心。

这位妈妈是顺产,产后很少运动,悲剧发生前的一天,她身体就出现了症状,头痛、胸闷,但未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去世当天中午,她称胸闷回房休息,等到丈夫发现她无呼吸时,立即予以胸外按压,同时呼叫120,但医务人员到来时,呼吸,心脏已经骤停,回天乏力。(湖北经视)

澎湃新闻网也报道过一则新闻,上海一位妈妈,因为在坐月子期间坚决不活动身体,导致肺动脉血栓死亡。

孕事也曾经写过这样的案例,娄底一位妈妈,因为家人疼惜她生孩子辛苦了,就让她好好坐月子,好好在床上休养,一定不要下床。


产后20天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时间她都躺在床上,结果躺成了左下肢静脉血栓。

医生说:血栓容易脱落,一旦脱落在肺里面,就会导致肺栓塞,肺栓塞是要命的,如果血栓不及时处理的话,还会导致血管硬化,脚会反复肿胀,引起并发症,像静脉曲张,静脉溃疡是会烂脚的。


敲黑板啊,产后是要好好休息来恢复,但绝不是能躺着就不起身,产后不运动,容易形成血栓!

为什么产后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肺栓塞呢?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动脉阻塞,通常是由下肢深静脉形成的血块引起的,称为深静脉血栓。


为什么血栓会“偏爱”孕产妇呢?

医学专家介绍:因为孕期孕妇子宫变大,压迫腹部的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常常会引起下肢及盆骨静脉曲张。

同时,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产妇的血液往往呈高凝固状态,血液黏稠度高,如果再加上久坐、久卧,血液循环不畅,就很容易在骨盆或下肢静脉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崩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把肺动脉塞住,引起肺栓塞。

产后肺栓塞的几率比产前高15倍。

肺梗塞是现代人最常见的猝死因素,比心肌梗塞 杀人 更快,一旦血栓将肺动脉大血管堵塞,不到几分钟人就会断气,而孕产妇是肺栓塞的高危对象。

肺栓塞听起来可怕,但其实只要妈妈们积极主动的去做好预防,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肺栓塞的最佳方法是将血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降到最低。

而运动则是预防静脉血栓最有效的方式,多做小腿和足部的运动,如有意识地伸展下肢,加快下肢血液流动,都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

至于妈妈们关心的运动量,就要听从自己身体的安排了。当你觉得自己想下地走走的时候就多走走,当你觉得想躺床上休息的时候就多躺躺,切记不能久躺不下床!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