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早产 从孕前开始丨好孕百科|早产儿|新生儿

摘 要

  关注我每天懂点母婴知识 - 每晚19:49 -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 文 | 洛 奇 孕妈妈想要拥有健康的宝宝,从孕前就要着手进行,避免不良的行为模式与生活状态,才能远离早产

关注我每天懂点母婴知识


- 每晚19:49 -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 文 | 洛 奇

孕妈妈想要拥有健康的宝宝,从孕前就要着手进行,避免不良的行为模式与生活状态,才能远离早产的威胁。


最近有两则与早产有关的新闻

一· 是美国加州一名妇女在不久前诞下四胞胎,都是女生。通常四胞胎都是人工受孕才会发生,但此名产妇是通过自然受孕,产检时发现怀了四胞胎。而四个小公主在产妇怀孕26周就早产诞生,当时体重都不到1kg,必须待在保温箱。如今她们已经两个月大,体重超过2kg,个个都是健康宝宝。

二· 槟城最佳残疾女游泳健将许丽萍,她的母亲在怀孕第七个月时就生下她,“伴随”她的是早产的并发症“痉挛”。早在她3岁的时候,她就被送到槟城儿童痉挛协会学习,也因此许丽萍有机会接触了改变她一生的运动——游泳。许丽萍回想当年,只有8岁的她开始接触游泳,一碰到水就大哭大叫,到后来渐渐接受而不再感到极度恐惧害怕。最终她获得了槟城最佳残疾女游泳健将。


--根据早产儿基金会发表早产儿追踪报告,发现十几年来,早产儿存活率提高,但是罹患率并没有同步下降,在此呼吁预防早产要从怀孕前就开始预防以便减少早产的机率。

早产的定义

--早产是指怀孕满20周,但未满37周是就生产,其发生率约占所有怀孕的5% 10%,但却占所有新生儿死亡的80%。一般早产儿出生时的怀孕周数越大活率越高。早产儿出生时的怀孕周数如果在28周以前,体重1kg以下就很危险且有较多的并发症。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极轻体重早产儿死因前三位分别是呼吸衰竭、肺出血及败血症,不过早产儿存活率从75%上升到87%。除了死亡对早产儿的威胁外,其他伴随而来的各种早产的并发症如脑神经系统、眼部的视网膜、肺部呼吸及肠胃道吸收等疾病,常使得整个家庭疲于奔命穷于应付,造成家庭成员身心及社会经济上的一项沉重负担。所以认识并了解早产及建立正确观念,才能避免早产的发生。

如何避免早产?

在尚未怀孕前,许多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都是可能引起早产的因素,如:

1. 抽烟、酗酒、使用成瘾性药物。 2. 个人卫生习惯不佳,造成泌尿道或生殖系统经常发生感染。 3. 工作负荷及压力过大。 4. 营养不良,体重低于 45 kg。 5. 怀孕年龄小于 18 岁或大于 40 岁。 6. 两胎怀孕间隔小于一年。 7. 曾接受过人工流产或子宫颈锥状手术者。 9. 曾有早产经验者。

这些生活与行为的因素,大多可以在怀孕前就尽量予以改善或避免,进而预防并降低早产的发生。

8种征兆可观察

--准妈妈应提早认知本身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加以避免或积极治疗,将早产的发生率减至最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的早产并不发生于高危险群,那么准妈妈们如何来避免早产的发生呢?除了定期产检外,平时应观察自己是否有早产征兆或早发性子宫收缩的情形,例如:

1. 早产阵痛:规则或一阵阵的肚子变硬,每小时有 5 6 次以上,即每 10 分钟有 1 次以上的子宫收缩。如不及时就医,子宫颈将会变薄、扩张而导致早产分娩; 2. 如月经来时的腹痛及肿胀; 3. 持续背酸痛或腰酸感; 4. 阴道分泌物增加或夹杂红色血丝; 5. 腹部有下坠感或阴道有压迫感; 6. 持续不断的腹泻及肠绞痛; 7. 阴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漾液体; 8. 胎动次数较平常减少一半以上。

自我观察宫缩重点

--准妈妈可以每天固定2 3次将手放在肚子上,看看肚子是否有收缩变硬并记录每小时收缩变硬次数与间隔时间。准妈妈应尽量避免久站、上夜班、过度疲累、情绪紧张及过大的压力,这些都是刺激子宫收缩的因素。如果有子宫收缩现象,不要太紧张,放松心情且卧床休息,大部分的宫缩状况都能获得改善。

--当准妈妈怀孕37周前,肉有规律子宫收缩或破水,极有可能是早产;如果准妈妈尚未接受“阴道及肛门乙型链球菌筛检”,或准妈妈已经接受筛检且乙型链球菌培养报告呈阳性反应,可于安胎期间先给予准妈妈静脉注射抗生素预防乙型链球菌感染,减少新生儿“早发性乙型链球菌败血症”的发生率。

--如果怀孕35周前担心早产儿肺部不成熟,可考虑给予准妈妈类固醇注射以促进胎儿肺部成熟,减少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参考早产儿照护手册

--照护早产儿是一条艰辛漫长的路,早产儿居家照护手册(父母篇),内容包括了早产儿的出院后追踪项目、喂食、沐浴、排泄、预防接种、体温调节、预防感染、睡眠及感官刺激、呼吸问题的观察及处理、常见的肠胃道问题包括:呕吐、便秘、肠胃道感染及胃食道回流、喂药的方法、何时父母应带婴儿返诊、早产儿发展简易筛检表等,对于家中有早产儿又是新手上路的父母有相当大的帮助。

tips:

10大危险因子

怀孕时,容易引起早产的危险因子如下:

1. 多胞胎妊娠;

2. 羊水过多或过少;

3. 子宫颈闭锁不全;

4. 怀孕中曾接受腹部手术;

5. 怀孕 12 周后的阴道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

6. 高血压:妊娠毒血症;

7. 子宫结构异常:双子宫以及双角子宫;

8. 早期破水;

9. 急性疾病感染及发烧;

10. 胎儿有先天疾病或受感染。

*本文内容为好孕妈妈原创,内容版权归好孕妈妈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洗稿使用侵权必究。欢迎转发分享。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