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现场综合温无锡新闻综合频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小琴和丈夫都是安徽人,两人之前在江苏省江阴市做养殖生意,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唯一的遗憾就是婚后一直没有怀上孩子。
2016年8月,小琴和丈夫来到无锡某医院进行诊治。在医生的建议下,两人决定人工助孕,并实施了胚胎移植手术,但并没有成功。

一心想要孩子的两人没有灰心,决定等小琴调理好身体后继续去医院治疗。2017年5月,小琴和丈夫再次至医院要求人工实施助孕,医院为他们进行取卵术和取精术,并成功培育出4个胚胎。由于取卵术后过度刺激,小琴胸腹腔积液,当即入院治疗。
考虑到第一次手术的失败和后来取卵手术后身体的不适反应,小琴夫妇决定等一等。正当二人憧憬着未来时,不幸却突然发生了,“当时丈夫从叉车上翻下来,直接就去世了。胚胎是全家人的希望。”小琴说。

小琴告诉记者,她和丈夫的感情很融洽,结婚好几年从没有吵过架,这4枚冷冻胚胎是她最后的希望,也承载着全家人的希冀。为延续血脉,小琴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决定去医院继续实施胚胎移植手术。不过,小琴的这一要求却遭到了医院的拒绝。
医院方委托代理人称,“根据原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保护后代原则、公益原则规定,是医院拒绝的理由。”

人民陪审员詹鲁也认为,“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的规定,辅助生殖技术必须严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选择的自愿原则,小琴丈夫去世前两年都没有到医院试行胚胎移植手术,他生前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不能延续至死亡后,而且他不再能签署胚胎解冻及知情同意书。同时,双方签署的《胚胎冷冻、解冻及移植知情同意书》明确载明,胚胎首次冷冻费用只含有3个月的胚胎保存期,小琴夫妇在保存期间两年以来从未补交过冷冻费用,视为主观放弃胚胎。”
医院方委托代理人表示,医院不能为单身妇女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手术。也就是说,小琴目前实施胚胎移植手术的尴尬,就是缺少丈夫的签字。在小琴看来,医院方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人死不能复生,到哪里去要签字?”

案件审理期间,小琴的公婆向法官表示,希望小琴能实施胚胎移植手术,让血脉延续,让生者有所希望,也承诺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对于结欠的胚胎续冻费用,小琴在庭后已经把钱交到法院提存。法院审理后认为,小琴夫妇与医院双方之间形成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合同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既有的医疗服务合同尚未完成,小琴单独要求医院继续履行其夫妻早已与医院订立的医疗服务合同,并不违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达。梁溪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医院继续履行与小琴之间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医疗服务合同,为小琴实施胚胎移植手术。

虽然孩子出生后没有亲生父亲,可能生长在单亲家庭,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存在医学上、亲权上或其他方面对后代不利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