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传统“月子”期一般是指孕妈妈产后30-42天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产后6周的产褥期,这段时间,产妇需要多休息、合理膳食、调养身体。 但是,按照不同地区的民间传统,坐月子期间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这些不太科学但是不得不遵循的月子期习俗常常让宝妈们苦不堪言,掰着指头计算月子期结束,希望艰难的月子期一过就恢复产前、甚至孕前的状态,出去嗨。

很多宝妈的这些想法其实不太安全和科学,熬过“月子”期,宝妈可别“放肆”太早,还有3个事项不能放松,需要宝妈们再注意一段时间,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1、熬过“月子”期,宝妈可别“放肆”太早,注意保暖 分娩的过程对产妇的身体损耗很大,不光是身体可能受到了一些损伤,产妇的精气神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正是因为产后虚弱,宝妈的身体抵抗力也会下降很多。熬过“月子”期,宝妈可别“放肆”太早,还是应该注意保暖,不要让自己受凉感冒。过了月子期,宝妈如果出门的话不要急于注重外表而穿上单薄的衣物,一旦受凉感冒不仅会影响宝妈的产后身体恢复,还会间接的威胁宝宝的健康。尤其是天气变化快的春夏季节,宝妈更加应该注意自身的保暖。

2、熬过“月子”期,宝妈可别“放肆”太早,注意饮食 月子期间,很多宝妈的饮食受限制,所以,刚出月子就迫不及待的喝冷饮、喝酒、吃火锅、吃烧烤等刺激性食物。熬过“月子”期,宝妈可别“放肆”太早,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因为月子期过后,很多宝妈还是需要给孩子哺乳,所以应该注意刺激性食物的危险,注重饮食营养的摄入。宝妈过急的摄入刺激性食物,不光间接的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直接损伤宝妈自己的身体。因为对于大部分宝妈来说,月子期间,饮食相对比较清淡,突然吃很多刺激性食物进去,很可能诱发肠道、胃部不适。所以,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健康,月子期之后宝妈还是应该注意饮食健康。

3、熬过“月子”期,宝妈可别“放肆”太早,注意情绪 月子期间,宝妈和孩子都有人照顾,但是,月子期之后,很多宝妈开始自己照顾孩子或者重返职场,可能面临很多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宝妈的身体健康,应该注意。对于月子期之后开始独自带娃的宝妈来说,带娃的辛苦、生活来源的不稳定、生活的压力等众多焦虑情绪会直接影响宝妈的泌乳情况,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自身的情绪,严重的导致抑郁。对于月子期之后重返职场的宝妈来说,职场的竞争、自身业务的滞后、家庭的压力等众多因素也会影响宝妈的情绪,导致焦虑,甚至抑郁。所以,宝妈们需要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发泄方法,保持好心情。 “月子期”难熬,熬过“月子”期,宝妈也别“放肆”太早,以上3个事项不能放松。因为有了孩子之后,对于一个家庭和宝妈个人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还需要宝妈慢慢适应和调节,以免伤害自己和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