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婚姻调解类节目《爱情保卫战》中,有一期节目是这样的:
小玉和丈夫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一直很节俭。买破壳鸡蛋,洗澡不能洗太长时间,控制着儿子的工资卡,不许两人乱花钱。
小玉在坐月子期间洗澡洗太久,被婆婆掐断热水,洗了冷水澡。
主持人问及为什么老婆没有热水洗澡却不管,丈夫回答:“之前为了节俭就和她说过,洗澡能缩短就缩短。”
小玉的儿子连续几天拉肚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小玉马上联想到吃了婆婆给的破壳鸡蛋,于是和婆婆争论,期间小玉打碎了一个碟子。
丈夫在看电视,听到声音后,冲过去给了小玉一个巴掌,小玉的半边脸被打肿了。
丈夫一脸理所当然:“作为晚辈肯定要孝顺长辈的,我妈对你已经那么好了。”
小玉难以忍受后愤然带孩子回了娘家。
![](https://pics0.baidu.com/feed/5366d0160924ab18dd8a7140a8a2b5cb7a890b83.jpeg)
彼时的婆婆和丈夫肯定没有想到,再见小玉会得到那样冷漠的眼神,和丈母娘一家深深的厌恶。
小玉寒了心,和丈夫离了婚。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婆婆此时还叫嚣着:“孩子给她,她肯定还会回来找我们的。”
一个月过去了,小玉却没有回来。此时的丈夫慌了神,很后悔自己打了小玉,企图通过节目换回小玉的心。
但就算丈夫跪地求原谅,小玉都没有答应和他复婚。
人们常说:月子仇,一辈子。因为女人刚生完孩子,这是她一生中身体和心灵都非常脆弱、敏感的时候,也是她最需要身边人护她周全,给她帮助的重要阶段。
如果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缺席或者不能给她最大的安全感,那这样的婚姻何异于丧偶。
![](https://pics2.baidu.com/feed/d53f8794a4c27d1ea86966b3868dfe68dcc438dc.jpeg)
02:真正的婆媳关系,是从坐月子开始的
我常听人说女人怀孕时是低位最高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让着孕妇,顺着她的心意。
那为什么等生产了之后丈夫、公婆的态度都会改变呢。因为大家的重心和关注点,都转移到了宝宝身上。
此时新妈妈们的心里本就会有落差,再加上新妈妈们在生活习惯、育儿理念等许多方面都会与婆婆有一些分歧,这些分歧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演变成较大的家庭矛盾。
我问过我妈,她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她说在生完我弟坐月子时,就和我奶奶有很多矛盾。
比如我妈在我弟的洗澡水里放宝宝金水,我奶奶说那是药物不能放。还要用锅底灰给我妈妈洗脸。
还有很多的老人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要求你——不洗澡、不洗头、不刷牙、不吹空调,不穿短袖等等。
可是这些“为你好”的要求就真的合理吗?
![](https://pics0.baidu.com/feed/32fa828ba61ea8d32a5aaa110a526348251f580e.jpeg)
小玉的丈夫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在照顾自己的妻子,却没有体会到妻子作为一个新手妈妈的不易。所以他才会轻描淡写地说出:“我妈都已经对你这么好了,你怎么还不满意。”
现实中其实有更多这样的丈夫,他们最大的问题都是不能出色地扮演妻子和母亲之间的调和剂。
![](https://pics0.baidu.com/feed/21a4462309f790527d7b1ad891ab84cc7acbd54b.jpeg)
03:妈妈是超人,那爸爸在哪里
奇葩说里有一期节目的主题是“妈妈是超人真的是对妈妈的赞美吗”
妈妈当然是超人。
怀孕时,妈妈们要拖着沉重的身体,要忍受孕吐的恶心,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有的甚至还要继续去工作。
生产时,她们要承受巨大的痛楚和宝宝们降生后亲人关注点转移的落差感。
大约80%的女性在分娩后都会体验到“情绪低落”。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 15%~30%。
从她们将每一个小天使带到人间的那一刻起,妈妈们会一夜之间成长为超人。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产房的手术室开了,等在外面的亲人都开开心心地赶去看孩子。丈夫看到岳母还在等在门外,问她:“妈,你怎么不进去。”岳母回答:“你的孩子出来了,我的孩子还在里面。”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心里一酸。大家都沉浸在新生儿降临的兴奋中,却少有人关注还在手术室的产妇。
奇葩说的辩手詹青云说:“妈妈是超人我们听得太多了,它是许多育儿公众号的常见标题。它是为母则刚这句话的现代说法。这句话不是在赞美任何人,它是在强调和神话母爱的本能。”
可是妈妈是超人,那爸爸在哪里?
![](https://pics2.baidu.com/feed/63d0f703918fa0ec3c4b5dc1bacf0ae83f6ddbc8.jpeg)
傅首尔说:“妈妈是超人这句话在夸赞妈妈的同时,也间接贬低了爸爸,因为妈妈是超人,而爸爸却只是人。”
我看过太多的丧偶式婚姻,丈夫在外面工作,妻子独自带孩子。孩子生病妈妈照顾,孩子的作业妈妈辅导,家长会妈妈去开。
妈妈是超人,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当人们都用此去形容妈妈的时候,它真的是一种赞美吗?不一定。
“我们不会质疑孩子对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的真诚,我们不会剥夺一个母亲渴望得到这种称赞的期待。”
但是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认知的时候,当它成为一种标准的时候,那些懵懂的新手妈妈不能逃避却也无法企及。
很多人常说“你行你上”,但事实是在面对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妈妈是不得不上。
假如妈妈真的把自己活成了超人,这是否间接反映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缺席。
我的一个同学爸爸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妈妈是家庭主妇。从小她的一应事务都是妈妈一手包办。
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妈妈带她去讨回来。搬寝室的时候,妈妈一个人能拿三床被子。
小的时候她还会吵着要爸爸,但是慢慢长大后,她发现那样没用。我后来她爸终于不那么忙的时候,她也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和爸爸待在一起也没有话题。
一个室友她爸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下班回来后几乎不干活,也不和孩子交谈。只会坐在沙发上刷视频等开饭。
偶尔心血来潮说一句:“我来帮你做家务”。是帮你,而不是这事归我。
因为很多男人都把陪孩子,家务事当做女人的分内之事,帮你仿佛就是一种施舍。可悲的是很多人都把此视为常态。
不要再一味的期望妈妈是超人,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人们说爸爸也是超人。无论是谁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做妻子和丈夫不要缺席,做父母也请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