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男性配偶陪产假延长到38天、建议

摘 要

  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延长男性配偶陪产假期至38天:“现在高龄孕妇较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后,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产妇

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延长男性配偶陪产假期至38天:“现在高龄孕妇较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后,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针对这些特定情况,除了医护人员外, 男性配偶的陪护是最贴心,也最能解决问题的。”

“男性配偶陪产假标准不一且普遍较短”

熊思东认为,育儿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育儿人力资源匮乏。伴随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421”、甚至“422”家庭模式呈现主流倾向,“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使得家庭背负沉重的养老压力,加之城乡、城际频繁流动的常态化,祖辈与父辈、孙辈异地生活,夫妻异地情况较多,加剧了育儿人力不足的矛盾。

其次,家庭育儿压力增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孕育二孩的家庭,不仅要照顾孕妇和新生儿,还要兼顾大孩,家庭育儿压力倍增。

此外,产妇压力增大。据统计,高龄产妇占我国孕产妇总数13.4%,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伴随高龄孕产妇和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者的增加,产妇恢复期增长,且在孕育过程中,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双重压力,不少女性在孕期及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接近20%会发展为抑郁症。

“面对这样的情况,男性配偶在新生儿孕育过程中的照顾和陪伴显得尤为重要。”熊思东称,目前男性配偶参与育儿方面还较为落后,许多人希望陪伴妻儿,却有心无“时”。

他认为,就男性配偶陪产假而言,我国缺乏统一的全国性法律,各地执行标准不一且普遍较短,为 7~30天不等,大部分仅为15天,同时仅作为对实行晚育或合法生育的一种奖励,在实际落实中有困难。

建议以立法形式规定男性配偶陪产假制度

熊思东建议,将男性配偶陪产假延长至38天,以更好地照顾、陪伴产妇和新生儿。有研究表明,有三个阶段女性身体情况和情绪状态易产生波动,一是孕检建档(怀孕12周左右);二是围产期(怀孕28周到产后1周);三是产褥期(产后6~8 周),这段时期产妇身体系统在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此外,熊思东建议以立法形式规定男性配偶陪产假制度。

《劳动法》对女性产假有明确规定,但对男性配偶陪产假无说明。他建议在《劳动法》中增加关于男性配偶陪产假的相关规定,明确男性在育儿方面的家庭责任和生育权利,并规定男性陪产假不得低于38天。同时,参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妻子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陪产假。

为落实陪产假制度,熊思东认为劳动监察部门应将陪产假权益保护纳入劳动保障监察内容;用人单位应采取劳动合同备案制度,按照法律规定增设专门合同内容,明确陪产假权益,并对执行陪产假作出具体安排。

熊思东建议,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实施男性配偶陪产假制度;对百分之百落实完成年度内男性配偶陪产假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奖励。

同时,相关高校、高中职业学校、社区要积极参与男性配偶母婴护理技术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开发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男性配偶开展产妇、新生儿照顾知识普及等学习活动。

新浪发起了一个投票,1.4万名参与网友中,有1.3万票投给了“非常支持”。

另据头条的投票,2万名网友中1.7万人表示“同意延长”,选项第二多的是认为“没啥用,陪产怕也是在看手机”。

建议春节假期延长为15天

5月22日,“上海民进”刊发了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向黎的《从防疫出发春节放假15天的建议》(下称《建议》)。

潘向黎称,“过去历届代表曾有过建议,将春节法定假期由7天延长为15天。我赞成这个建议,但不是简单的附议,而是认为在目前严防疫情不松懈,防疫管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应该从降低防疫风险、保障国民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的层面着眼,重新考虑这个建议。”

她在《建议》中提出,结合现实情况、传统风俗、国民诉求和防疫需要,建议延长春节假期到15天。

在潘向黎看来,提出上述《建议》的主要理由包括:解决长期存在的春运压力、让所有人安心从容地过年、保护春节文化记忆的厚度和温度、促进消费、让空巢老人感情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让留守儿童和父母有更多的团聚时间等。

此外,潘向黎还提到两个重要的理由:

第一,为了防疫的需要,延长春节假期。如果春节仍然延续七天假期,则大量人口集中出行难以避免,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人员等场所人员必将大量聚集,防疫管控难度极大;交通工具内均存在相对密闭、乘客之间难以保持距离、洗手、消毒不便、长时间戴口罩难以保证等问题,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将面临隐患,全国付出巨大代价和艰苦努力的防疫初步胜利的局面也会面临新的考验。

延长春节假期,则全体国民可以错峰出行,因为假期延长,则客流量可以平缓,在客运量不超负荷情况下,选择出发时间、交通方式,甚至出于防疫考虑的路线变通,都将成为可能;在正常客流量范围内,乘客也才能保证路上进行必须和适当的防护。这样就将大大减少聚集性感染的风险。

第二,疫情给人带来生命和健康威胁的同时,难免也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和心理压力。这时候,一个不再匆忙的春节假期,不但可以让人得到充分的体力休整和情绪整理、真正感受亲情的温暖,更可以让人从亲人、朋友、家族、乡土人情、年俗文化获得巨大的感情慰藉和强大的心理支撑,有助于防范疫情之后心理问题大面积出现的社会风险,也有助于大多数人以积极、乐观、坚韧、开阔的精神面貌去勇敢面对未知的各种情况,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远远超越了“多放几天假”的范畴,而将成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国民重大福利。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也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国内应该对春节假期进行弹性安排,给地方和企业更多自主权,实现最大限度的春节前后错峰出行。

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朱鼎健认为,可以实行“总量控制,弹性选择”的方式,给予地方和企业更多自主选择安排权。即,国家仅规定除夕、初一、初二全国统一春节假,其他全部由各省市和企业自行安排,甚至允许调整假期的日期组合。在安排好值班、轮岗机制前提下,让大家在前后共20天区间中自主选择7-11天的时间段,让更多人可以错峰出行。

来源:中华网、上海民进、澎湃新闻、新浪微博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