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称之为"月内"。
执笔:毛婷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坐月子”是女性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之后,需要面临的第二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女性“脱胎换骨”的机会,但月子坐得好才能“焕然重生”,反之则可能要被“月子病”缠上了。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案例——
彤彤一向是个骄纵任性的性格,即使现在怀孕生子了,也还是火爆脾气。
月子期,老公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来,一句话也不说就醉倒在床上,彤彤每次见此都忍不住怄气,没想到却惹怒了老公:“我天天在外面伺候客户,辛辛苦苦挣钱养家,回家还要看你脸色是吗?不就生个孩子,你天天矫情什么啊?”
彤彤一听这话,一下就奔溃大哭:“你以为我在家带娃轻松是吗?好,你自己带带看!”说完就披着睡衣也不管外面大风大雨地就跑回了娘家。
好在后来老公在婆婆的批评下赶来和彤彤百般道歉,彤彤好歹还是原谅了他,但是经历了那回的摧残,彤彤出月子之后身体格外虚弱,经常不是腰酸腿疼、四肢乏力,就是怕风怕冷,一变天就要生病。
婆婆也跟着叹气,打骂自己儿子不知道心疼坐月子的老婆,现在害得彤彤落下了这么严重的月子病。
宝妈身体出现这些异常,警惕已被月子病缠身
我们都知道,产后42天其实是产后恢复的一个重要黄金期。
在这段时间,产妇身体各项指标正在快速的恢复着,若在此期间,身体还存在下面几个异常,警惕你可能就是已经被月子病给缠住了。
1、恶露排不净
正常情况下,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大概在28-42天,最开始的3-4天是鲜红色的,然后逐渐变淡,持续10天左右,接下来2-4周就主要是白色的恶露。
如果超过了4周,产妇依旧存在恶露淋漓不尽的情况,可能就是体内伴随着炎症或者是营养摄入不足而导致的。
若出血量一直挺大,而且还有腹痛、腰痛、发烧等情况,就需要警惕宫腔内膜是否有问题,还有可能是胎膜和胎盘在体内残留,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宝妈可就得受罪接受清宫手术。
2、关节疼痛
之前听人调侃:十个产妇九个都会出现关节腰疼。
这听起来似乎比较夸张,但产后出现关节疼痛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主要是因为孕中晚期胎儿不断的增大,子宫会压迫到腰椎,孕晚期需要松弛剂来使得骨盆松弛,这就会增加腰腿等关节的疼痛。如果月子期不加以休养重视,关节受凉受风之后就会落下关节病。
而落下月子病的女性,会经常性怕冷、怕风,变天的时候关节会各种不适,因此月子期还是要注意保暖,关节尽量不能裸露在外,受凉受风之后气血不畅,以免加重月子病。
3、视力下降
老人经常会说:坐月子不能流眼泪,否则眼睛就会瞎。虽然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却有一定的道理。
主要是因为在月子期,宝妈的身体比较虚弱,气血双亏,最需要的就是静养,如果在月子期间经常流泪大哭,玩手机,就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情绪波动也会出现肝气郁结。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其实就是说:肝气不足供血就会变少,眼睛就容易干涩疲劳、迎风流泪、视力下降。
4、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约在15%-30%,一般在产后2周内发生,在产后4-6周最为明显,主要是因为身体激素水平的波动,和为人母亲角色的转化,都容易催生宝妈的焦虑。
总而言之,如果宝妈在产后3个月依旧存在上述情况,那很可能就是被月子病缠上了。
如何预防“月子病”
1、科学补充营养
产后切忌大补,不仅宝妈吸收不了,宝宝也会因为母乳中的高脂肪而消化不良。产后第1-2周的目的是“利水消肿”,从第2周开始再用麻油猪腰、猪脚汤等活血化瘀,才能正常进补,注意每天补充2000-2500ml水分。
2、注意健康作息
产后宝妈身体虚弱,更要主要早睡早起,尽量让家人帮助自己带娃,保证应有的睡眠。
3、适当的产后锻炼
月子期也可以做适合的运动,多下床走动,帮助排清恶露,促进盆底肌和骨盆的修复,如凯格尔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