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工作、生活都在慢慢地恢复,大家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大家也开始在网络上晒着自己复工的造型、复工的心情。
可是有这么一则分享却在网上流传起来。
“复工第一天,老板得知整个部门怀孕了……”
![](https://pics6.baidu.com/feed/8c1001e93901213f9a8c11a00922a2d72e2e955e.jpeg)
在大家寻个开心的同时,作为一个严肃的普法号,当然也要趁机给大家科普一下这里面涉及到的相关的法律知识呀!
1、用人单位能否解除怀孕期间的员工?
对于现在一些企业来说,由于前段时间的疫情,可以说是让很多企业远期打伤,一些公司辞退员工都是正常的,那么怀孕期间的员工怎么说呢?
这个问题要分两部分来看,若怀孕期间的员工的,有下列情形,用人单位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不论员工是否怀孕,不用支付任何赔偿金。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若员工没有上述情形,用人单位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https://pics4.baidu.com/feed/728da9773912b31bbe7ff799dedda27cdbb4e1be.jpeg)
2、若公司违法解除怀孕期间的员工劳动合同,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员工有两种维权方案!
第一种,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
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销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到劳动合同终止之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该补偿金应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08以前工作的年限不计算,从08年开始计算)。
第二种,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至于员工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员工未履行完的劳动合同期的长短及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长短,若员工未履行完的合同期较长,但工作年限较短,第一种方式能较好维护权益。若工作年限较长,因违法解除按工作年限的双倍赔偿,第二种方式能较好维护权益。
![](https://pics6.baidu.com/feed/77c6a7efce1b9d16b473f8fea91b20898e5464c0.jpeg)
3、员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怀孕的,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2012年8月深人社专纪(2012)11号纪要出台之前,只要有员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怀孕的,用人单位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承担任何赔偿。
但该纪要出台后新的规定: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仍要适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能以员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解除劳动合同。作为企业方,若想以此解除劳动合同,一定要慎重,最好应先在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员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是严重违纪行为,若员工违法该约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用赔偿。
![](https://pics2.baidu.com/feed/50da81cb39dbb6fd1d6f4f4550e13f1e962b37ec.jpeg)
4、怀孕期间的员工,如何休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广东,难产的,增加产假30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5、女职工怀孕后流产的法律权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若女员工是未婚先孕流产的,不享受流产假期,女员工能提供医疗证明的,可以按病假待遇处理。
![](https://pics0.baidu.com/feed/5243fbf2b211931321842d5e3cfd98d193238d61.jpeg)
6、怀孕期间的员工,工资按什么标准发放?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某些地方现在执行的是生育医疗保险,还没有建立生育津贴制度,参保人发生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跟生育相关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
若员工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则用人单位应按照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发放产假工资。
![](https://pics6.baidu.com/feed/35a85edf8db1cb13c7c82a5f8791c24893584b20.jpeg)
7、女职工怀孕期无法从事原工作,如何处理?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https://pics3.baidu.com/feed/ca1349540923dd54be3a5f8088cc27d89e8248dd.jpeg)
虽然这么看下来,老板很悲催,但是在小尊看来,现在独立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更多准妈妈愿意克服更多的困难,以突破职业瓶颈。
你能看到待产期的准妈妈青灯白卷,写出上百页的研究报告,并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取得博士学位;看到更多的女高管在职场运筹帷幄;更有最高人民法院57名新人法官中,女法官人数达35名,中国司法进入“女法官时代”……
孕期职工虽因生理原因需要短暂休息,可她们骨子里的韧性,会在稍作歇息后,以势不可当的姿态卷土重来。更不用说,那些愿意放弃休息,克服那些不为人知艰难的倔强的女人们。
![](https://pics2.baidu.com/feed/8b13632762d0f703620aec55523fc53b2497c5cf.jpeg)
所以对于孕期的职场女性,我们也要平等看待,正确理解并适用产假、医疗期与病假的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减少劳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