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时评:中国呼吸机的新烦恼

摘 要

  侨报时评:中国呼吸机的新烦恼 2020-04-24 17:38:55 鲸落鱼飞 4月17日,一架国际临时包机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货机坪“自提”22吨防疫物资后将飞往埃及开罗。物资中包括呼吸机、护目镜、

侨报时评:中国呼吸机的新烦恼 2020-04-24 17:38:55 鲸落鱼飞

4月17日,一架国际临时包机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货机坪“自提”22吨防疫物资后将飞往埃及开罗。物资中包括呼吸机、护目镜、口罩、防护服等防疫货物。(图片来源:中新社)

向世界提供更多的高端呼吸机,中企需攻克核心技术。

【侨报4月24日“四合院”时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续命神器”呼吸机火了。因为中国本土疫情基本阻断,呼吸机产能恢复较好,海外无数订单正飞往中国,个别企业生产排期已至今年9月。

这种现象是从未有过的,也带来了新的烦恼。呼吸机分为有创和无创,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通常使用有创呼吸机对病人插管治疗。中国企业此前在高端有创呼吸机领域所占市场份额很低、产能有限,即便是现在开足马力,也无法满足全世界的呼吸机需求。

数据显示,21家有创呼吸机中国制造企业,全年几千台的产能,对应的是目前至少2万台的国际订单。全球的呼吸机缺口又是多少呢?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美国医院可能需要额外增加50万台呼吸机,意大利的呼吸机数量只能满足不到四分之一的需求,英国的缺口是1.8万台,更别提医疗资源本就缺乏的非洲、南美洲等地。

虽然中国工信部早就提醒,要对呼吸机产能有清醒的认知,但商机就在眼前,中国企业却只能望而生叹。如何更快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高端呼吸机,从而帮助人类尽早地摆脱新冠的“折磨”,中国企业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口罩不同,呼吸机产能的提高是无法一蹴而就的。相比中国口罩供应迅速从千万只拉升到上亿只、多家企业“跨界”加入生产大军,呼吸机产能增长的制约因素更为复杂,影响最大的当属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

业内人士介绍,有创呼吸机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核心零部件主要供应商均在美欧。而美欧当前疫情肆虐,导致上游供应链开工不足,进而也制约了世界范围内的呼吸机产量。更为严重的是,有创呼吸机至少有两样核心零部件无法实现中国造,分别是美国产的芯片和欧洲产的传感器,这两者均是美欧企业开发得更早,技术壁垒较高,中国企业难以突破。

很显然,即便现在订单量多多,中国呼吸机企业也不能放松,有限的产能正在放大核心技术短板的缺陷。但海量订单同时也是机遇,可以刺激中国企业早日进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工作,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创新投入。

疫情终将过去,中国呼吸机企业如何在未来继续攻占市场、如何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有利位置,才是常态化的挑战,而这也是众多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的问题。(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