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看书养,老二照猪养”,几年后,结果扎

摘 要

  大家都说“老大看书养,老二照猪养”,一看会觉得老二吃亏了,但其实有二胎的妈妈会发现,老二比老大幸福多了。 因为有经验、没时间,对他的成长要求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能养活

大家都说“老大看书养,老二照猪养”,一看会觉得老二吃亏了,但其实有二胎的妈妈会发现,老二比老大幸福多了。

因为有经验、没时间,对他的成长要求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能养活就行,其余的都不算个事,在这种没有压力、没有期望的环境下长大,多好!

现在,来看看我们家两熊孩子的“待遇”如何?

一、关于备孕

1.老大

怀老大时,早早就开始锻炼身体、喝中药调理、吃叶酸以及补充各种营养品。

结果,备孕三年才迎来了这个小生命,当时那种喜悦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第一时间告诉他爸、告诉我妈,更想告诉全世界——我终于怀孕啦!

怀孕后,朋友送来一箱书,当时她在怀孕这条路上也抗战了5、6年,可谓是这方面的专家,单单看这书的数量就知道,当时下了多少苦心。

于是,天天捧着书啃,开始按书上的指导进行胎教。比如,每天听肖邦、莫扎特、贝多芬;每天监测胎心,让他爸跟他说话;每天上班路上,我会边走边跟他“聊天”,告诉他我的所见所闻。

总之,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怀孕日记更是一天一篇,写了厚厚一整本。

39周+6,这位“天才宝宝”诞生了!

2、老二

老二是在没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到来的,所以怀老大时该有的全没有,并且还忧心忡忡,因为我压根就没生二胎的打算,那时二胎政策已放开,所以无奈表示,既然来了那就留下吧,很勉强!

怀老二3个月后才跟老妈说,6个月才被同事发现,生完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这是有多不情愿呀!

而怀老二期间,每天下班后还要去老妈那接老大回家。人家都说怀孕前3个月要小心,我是怀孕前6个月还经常抱着老大爬七楼,直到肚子太凸了才有所“收敛”。

接回来还要做饭、折腾老大,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经常忘记肚子还有一个孩子这件事。

胎教呢?什么?还有这回事吗?

39周+5,这个被人各种“忽略”的宝宝出来了,后经鉴定,颜值逆天,出生后“成功逆袭”,轻松俘虏了他老母的心。

3、建议总结

备孕前双方去做个全面检查还是有必要的,如果没特别的毛病那就放轻松,叶酸要吃,多锻炼是好事,但不要太刻意去进行食补,真没必要。顺其自然不仅有利于怀孕,怀上的宝宝也会更健康。

怀上后适当的胎教还是有必要的,听听音乐,散散步,想跟宝宝说话时就说两句,但同样不刻意,很多东西一旦刻意了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怀孕期间尽量早晚早起,但没必要小心翼翼,随意些。另外,保持心情愉悦这点非常重要,这不仅利于宝宝的发育,对今后养育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关于吃

1、老大

生老大时最大心愿就是能够纯母乳喂养,所以,从生下来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尽量不让他吃奶粉。

然而,因为没经验,太晚开奶,奶水少的可怜,另外还担心宝宝恋上奶粉后就不吃母乳了。所以那个月,大宝既没足够的母乳吃,又没能随心所欲地喝奶粉,满月后去体检时,体重不增反降,把我们两公婆给心疼死了。

当时,体检医生说,你不放弃母乳喂养是对的,但当母乳不够时,你得让宝宝喝配方奶呀,然后平时让宝宝多吸,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

之后,没能让老大吃饱这件事一直时不时跳出来折磨我,直到现在,每每想起他那像小鸟一样转来转去、嗷嗷待哺的小嘴,我就内疚得不能自我,怎么会有这么笨的妈妈呢?

接下来,虽然还没有放弃母乳喂养,但奶粉的量提上去了,体重也终于上去了。

2、老二

有了“前车之鉴”,老二出生后麻药一过立马就开始喂了,然后在医院时就用仪器进行按摩开奶。终于,生完第三天,我体验到了涨奶那股酸爽劲,那种痛是幸福的、满足的。

于是,老大没完成的心愿在老二身上完成了,前6个月实现了纯母乳喂养,养得白白嫩嫩的,相当的漂亮!再加上头发微卷,出去很多人都说像个混血儿。

我突然想,老二的出生是来完成他大哥未完成的使命,让他老母找回价值感与成就感的吧?

3、建议总结

宝宝出生后,妈妈一定要及时开奶,并让宝宝多吸。如果对自己的奶水没信心,那么在医院就要借助仪器或找催乳师进行开奶。

如果奶水还是不足,也别放弃,在给宝宝多吸的同时奶粉也要跟上,千万别像我这样,怕宝宝“爱上”奶粉而控制量的摄入。

三、关于睡

1、老大

搞定完老大吃的,接着问题又来了。因为书上说,不要奶睡,要不会影响宝宝以后自主入睡的习惯,还会很难断奶等等。

于是每天哄睡成了我最艰难的事,每当孩子吃奶吃着快睡着时就赶紧打住,然后,抱着哄睡,甚至到后面连抱着哄睡也怕孩子太依赖,在他快睡着时直接把他放床上,然后各种折腾,你想想,几个月的宝宝,哪里有那么配合呀。

接下来,为了训练他自主入睡,开始进行什么“哭声免疫法”,就是哭不抱,不哭再抱。

有次在他哭得怀疑人生时,他爸实在听不下去了才赶紧给抱起来,现在想想实在是“不堪回首”!育儿书那套理论真的害惨了不少妈妈与宝宝。

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老大的睡眠极其浅,睡着了每次要“轻拿轻放”,这期间,稍有一个动作不流畅,立马就醒,接着又是新一轮痛苦的哄睡。

现在老大安全感也极其不足,我想跟当时的育儿方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的出生让他老母既喜悦又谨慎,越想给他最好的养育却反而适得其反。

2、老二

老二可以说就是个天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对他没太多讲究,所以他几乎也没什么让我操心的,吃的好,睡得香,未断奶前都是奶睡,怎么方便就怎么着,而只要他一睡着,直接扔床上都不怕他醒来。

比起老大,那差距真的是天差地别。而事实也证明,只有妈妈随意了,宝宝才会跟着随意。

3、建议总结

不要太相信育儿书那套理论,更不要采用“哭声免疫法”来进行训练,这个阶段的宝宝最需要妈妈的怀抱,在他感到不适时,只能通过哭来传递,如果这时候妈妈采用“哭不抱,不哭才抱”这种方式,会让宝宝失去安全感,不利于他的成长发育。

如果宝宝想奶睡就奶睡,事实证明奶睡根本就不是个事,老二尽管全程奶睡,但并不影响后面的断奶以及自主入睡,所以,怎么方便就怎么着,别太讲究了。但是,宝宝睡着必须得放床上睡,抱着睡我就不建议了。

五、生活独立方面

1、 老大

老大的独立性一直很强,可能跟小时候对他的要求有关。两个月后就独立睡小床;三个月时就会自己抓着小奶瓶喝奶;八个月会安静坐在安全座椅上;十个月时就会自主吃饭;十八个月会自己尿尿;出门基本自己走。

对于老大,我们时间会更多、会更有耐心,会花很多时间来对他们进行训练,因为期望更高,所以会更严格。

在生活自理方面,妈妈们就不能太随意了,因为你前期的付出不仅会让孩子变得独立,同时还可以解放双手,

2、 老二

老二独立性就差很多了,比较粘人,饭不好好吃,睡觉时还总粘在妈妈身边,与老大当时的独立成鲜明对比。

有了两个孩子你会发现,时间永远不够用,而且你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老大身上,这似乎是所有妈妈的共性,不是我们不爱老二,而是第一个孩子总是肩负着父母太多的期望。

所以,对于老二,我们会变得“无欲无求”,还是怎么省事怎么着,结果不仅没法让他学会独立,反而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3、建议与总结

孩子的生活自理习惯最好从小抓起,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动手,放手不是放任,而是做到耐心去引导。

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大点就会了,不用太刻意去教,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没有花费心思去培养的孩子,在生活方面注定不会自学成材,因为习惯依赖。

六、学习方面

1、老大

老大的学习方面,我还是比较用心的,从几个月开始,我就开始给他讲绘本,并跟他说了大量的话,不管我做什么都会都会让他参与进来,告诉他我在做什么,这个叫什么等等。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有一段话:从本质上来说,大脑发育的核心在于宝宝与一位有爱心、能做出积极回应的成年人之间的互动。

可能是跟他“说”的够多,老大在两岁后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强,并且思维清晰,善于学习与观察。

另外,老大在1岁八个月时就送他上了早教,三岁送他学英语与画画,不得不说,对老大在学习方面的培养还是比较用心的。

2、老二

没有刻意去培养他,在学习方面都是哥哥学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现在快三岁了,话说的不好,表达能力不强,没有学习任何技能,任意发挥,并且成功地把他培养成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小吃货。

3、建议总结

相对于吃喝拉撒,学习这方面,就不要太随意了,一定要系统一些。比如,刚出生的宝宝要跟他们多说话,不用管他们能不能听得懂,多说就对了。

语言对宝宝的大脑有着非常好的刺激效果,对他们的脑部开发起到至关的作用。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惜字如金”,对这个时期的宝宝能做到唐憎式的叨叨念最好。

在宝宝5个月后,就可以开始坚持给他读绘本,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如果有钱有闲,建议去上个早教,如果你希望他从事某个领域,那就从小抓起,并进行刻意训练,有没有天赋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能不能持之以恒去对他进行训练。

七、写在最后

总之,在育儿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收放自如”,该用心的不随意将就,该将就的不较真纠结,做到“学习方面系统,自理方面用心,吃喝拉撒随意”等。另外,最重要一点就是:多陪伴。

不要因为照顾老二忽略老大,也不要因为辅导老大作业忽略老二,如果能把“看书养”与“照猪养”做个综合,理论结合实际,我想这才是育儿教育最理想的状态。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