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特别是照顾新生儿更是如此。
由于他们身体结构以及各项机能还没发育完全,所以各方面还显得比较脆弱,需要父母有更多的呵护。
尤其是在月子期,也就是产后42天,这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对宝宝做,否则对他们的身体发育非常不利。
1、没事就抱着宝宝
这是很多妈妈都中招的事情,因为小宝宝怎么看都不厌,反而是越看越可爱。
像洋娃娃一样的他们让家人爱不释手,没事就想把他们抱在怀里,亲亲他们,逗逗他们,体会为人父母以及祖辈的乐趣和幸福。
但是月子里的宝宝身体非常柔软,总是抱着他们,很容易让他们的脊椎以及脖子部位受伤,所以这时把他们放在小床上会更合适。
而且月子里的宝宝需要有充足的睡眠,要从小养成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总是抱着宝宝睡会让宝宝养成依赖性。
2、把屎把尿
有的新手父母会听老一辈的话,认为新生儿皮肤太过娇嫩,兜尿不湿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所以会为他们把屎把尿,认为这样才是对宝宝好。
但现在的尿不湿只要选对品牌,基本上都透气舒适,不会对宝宝的小屁股造成伤害。
反而把屎把尿的习惯对宝宝的脊柱会造成不良发育,而且对宝宝的肛门发育也没有好处。所以即便宝宝再小,都是应该用尿不湿而不是把屎把尿。
3、剃光头
现在特别流行给新出生的宝宝剃光头,因为据说这样会让宝宝的头发更浓密,看上去更好看。
这在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基本上父母会在宝宝满月时选择为他们剃光头。
但是宝宝的头皮非常娇嫩脆弱,而他们又很难安静下来,所以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宝宝的头皮受伤,这会让宝宝受到细菌感染的几率增加,给宝宝带来弊端。
4、给宝宝用枕头
宝宝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他们的脊柱还在发育,还没有形成颈曲,所以他们即便不用枕头,头部和身体也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会有弯曲,这会让他们睡觉时感到舒适。
如果过早的给宝宝用枕头,宝宝的颈椎受到外力的作用会无形中产生压力,这对宝宝的脊柱骨骼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间接影响他们的发育。
1、注意保暖
宝宝因为年龄太小,他们自身并不具备调节体温的能力。
这时就需要父母多加注意,尽量为宝宝营造一个气温恒定的舒适环境,避免让宝宝忽冷忽热而造成身体不适。
2、注意清洁
宝宝汗液的分泌会比成人更旺盛,因为他们新陈代谢比较快,再加上他们活泼好动,每天都穿着厚厚的尿不湿,所以出汗会很多。
这就要求父母尽量每天都要为宝宝清洁身体,以保证他们身体的清爽舒适。
3、脸部清理
很多宝宝在睡觉起床后都会有眼屎,所以父母在给他们洗脸时要多注意,不要让眼屎长时间的存留在眼部。
更需要注意的是宝宝鼻子里经常会有分泌物,而宝宝又总喜欢用手去抠,这样很容易弄伤鼻子。
父母应该多帮宝宝清洗鼻子,用棉签蘸取里面的分泌物,防止宝宝抠鼻子。
4、宝宝衣物分开洗
我们提倡宝宝的衣服和大人的衣服要分开洗,因为大人整天在外面奔波,衣服上难免会沾有细菌。
如果和宝宝衣服一起洗,很有可能让宝宝的衣服上也有细菌,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对宝宝的皮肤不利。
1、宝宝不要睡在父母中间
宝宝最好要有自己专门的小床,可以放在大床的旁边,和妈妈睡在一起。
这样不仅喂奶方便,而且也会更安全。千万不要把宝宝放在父母中间睡觉,这很容易让宝宝受到压迫,产生安全隐患。
2、选择正规的纸尿裤
纸尿裤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父母要尽量选择大品牌、有品质保证的纸尿裤,而不能选那些价格便宜甚至没有厂家的三无产品。否则很容易让宝宝皮肤过敏甚至感染,让他们感到不适。
3、不要总是亲宝宝或者捏宝宝
父母和家人对宝宝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看到宝宝时总是忍不住想要捏捏他们,亲亲他们。
这虽然是一种本能,但是因为大人口腔里有很多细菌,所以很有可能让宝宝感染,或者让宝宝口腔发炎。
所以父母对月子里的宝宝一定要多加照顾,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发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