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备孕才需要吃叶酸吗?真相远非如此哦

摘 要

  原创 海宝药师 哆啦问药 收录于话题#大众科普3#海宝药师原创合辑19 这是哆啦问药的第182期推送 *本文为「哆啦问药」原创内容 ▼ 提到叶酸,你首先想到什么?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想

原创 海宝药师 哆啦问药 收录于话题#大众科普3#海宝药师原创合辑19

这是哆啦问药的第182期推送

*本文为「哆啦问药」原创内容

提到叶酸,你首先想到什么?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想到备孕,实际上,叶酸的作用远非如此哦。

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它不能通过人体合成,必须依靠外源性供给。在大众的认知里,叶酸是孕妇的营养补充剂,其实叶酸也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价值。今天小编就通过学习《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将满满的干货奉上。

叶酸水平的评估

临床一般用血清叶酸反映最近一段时间的叶酸营养状况,用红细胞叶酸反映长期(4个月内)叶酸营养状况。由于叶酸缺乏会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因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也是间接评价是否有叶酸功能性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

备孕和妊娠女性

对于女性,叶酸补充需贯穿整个妊娠期!孕期叶酸缺乏可能增加新生儿神经管缺陷(NTDs)、流产、早产、巨幼细胞贫血、子痫前期等疾病风险。因此,备孕和孕早期女性可以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同时每天补充0.4mg或0.8mg叶酸。孕中晚期随着胎儿生长,营养需求增加,除了保证蔬菜水果摄入的同时,仍需要继续补充叶酸0.4mg。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叶酸的剂量还需要适当调整,具体可以见下表。

表1. 孕期及特殊情况下叶酸服用周期与剂量参考(点击可查看大图)

注:可能增加新生儿神经管缺陷(NTDs)风险的药物举例: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钠、扑米酮、苯巴比妥、二甲双胍、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甲氧苄啶、氨苯蝶啶、考来烯胺等。

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血液叶酸水平低于未哺乳女性,为了保证乳母的营养素需求,WHO曾建议应补充叶酸至产后3个月。我国《共识》推荐哺乳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C级证据)。哺乳期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叶酸也活跃在疾病治疗中

2020年国内一项门诊患者口服叶酸超适应症用药调查显示,叶酸广泛用于多个科室,涉及多种疾病。虽然叶酸说明书中罗列的适应症有:

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

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不过叶酸的有些超适应症用法已被临床接纳并写入疾病治疗指南或共识。

比如《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指出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兼具降压、降Hcy水平和提高叶酸水平等特点,控制卒中风险,其中叶酸最佳剂量是0.8mg/天。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发表的《甲氨蝶呤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建议患者每周补充5mg叶酸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此外,在培美曲赛的说明书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段话:

《共识》中建议接受培美曲塞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同时应用开始用药前1d口服叶酸至少0.4mg,以减轻治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毒性,并在整个治疗期间持续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至治疗结束后20d。需要注意的是,抗肿瘤药雷替曲塞与叶酸、亚叶酸以及包含这些成分的维生素制剂合用,雷替曲塞的疗效可能明显降低,因此雷替曲塞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禁止使用叶酸相关制剂。

在这份叶酸超说明说使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叶酸还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广泛使用。可是,虽然有证据支持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血浆Hcy水平,而Hcy是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过《共识》并不推荐通过补充叶酸来预防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或者认知功能障碍。仅对于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以降低卒中风险。同样,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共识》不建议将叶酸常规用于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叶酸并不是多多益善

一般人群叶酸补充的有效且安全剂量为0.4~1.0mg/d。长期大剂量(>1mg/d)补充叶酸(包括叶酸强化食物)有可能产生健康风险,如增加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风险、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加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与其他药物相互干扰、影响锌吸收、降低叶酸吸收率、降低免疫力等。

备孕和孕早期叶酸营养状况对母儿健康十分重要,孕妇在选购叶酸片的时候一定要区分剂量,含0.4mg或者0.8mg叶酸的品种都可以。选择一种即可,不要重复、超量摄入叶酸,否则适得其反。5mg的叶酸为处方药,需要医生评估后才可以开具。

表3. 常见的含叶酸口服制剂(点击可查看大图)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的话,欢迎关注、点赞、点在看、分享至朋友圈,更多临床用药问题,我们下期再会。

-----------------下期见-----------------

编辑 | 陈默

审核 | 王玉珠

封面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该图片由Charles Thompson在Pixabay上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上一期内容:版权申明

本文为作者原创,码字不易,谢绝未经授权的转载,本文仅作学术交流,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取授权

主要参考文献:

[1]陶依然, 于芝颖, 黄琳,等. 门诊患者口服叶酸片超适应证用药调查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 2020(14):1158-1162.

[2]陈敦金, 陈源源,等. 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2(11):19.

[3]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7).

[4]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甲氨蝶呤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18, 057(010):719-722.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