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指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而母婴传播已成为我国慢性乙肝的主要原因。那么得了乙肝的女性,还能怀孕吗?
孕前乙肝评估
如果准备怀孕前才发现得了乙肝,应在肝病科、传染科或感染科医生的评估下,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在用药期间应严格避孕;如果不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肝功能正常,经相关科室医生评估后,可以怀孕。
如果是慢性乙肝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可根据下表评估:
准备怀孕的女性治疗乙肝首选替诺福韦酯,避免使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如果已经使用了这两个药,准备怀孕前应改用替诺福韦酯。
抗病毒药物需长时间使用,应避免使用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因为他们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
使用干扰素治疗期间禁止怀孕,必须采取避孕措施,如避孕套。如果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期间怀孕,则需医生评估是否终止妊娠。
乙肝妈妈怀孕后的管理
怀有宝宝,妈妈的肝脏负担偏大,因此更容易导致肝脏出现问题,所以妈妈在怀孕期间的乙肝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乙肝妈妈应该定期检查肝功能,特别是怀孕的孕早期3个月和孕晚期3个月。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妈妈需要检测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病毒DNA、肝功能生化指标和上腹部B超,以判断是否出现肝炎活动及肝纤维化,特别要关注是否存在肝硬化。
孕期乙肝活动时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或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能导致孕妈妈出现肝功能衰竭,特别是高龄和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妈妈。
因此,孕妈妈乙肝活动风险的评估和治疗是保障妈妈和宝宝健康的关键。若乙肝病毒DNA阴性,表明孕妈妈可能处于乙肝非活动期,建议孕24周再复查乙肝病毒DNA,若仍为阴性,则无需干预。若乙肝病毒DNA阳性,可根据下表评估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尽管乙肝没有表现出活动性,但是乙肝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2 105 IU/ml,视为乙肝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容易发生母婴传播,应该在孕28-32周开始抗病毒治疗。
孕期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孕妈妈,首选替诺福韦酯,如果孕妈妈存在骨质疏松、肾损伤,可选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
乙肝妈妈产后管理
怀孕期间,如果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用药,则产后不能停药,应长期治疗。如果以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为目的而用药,则宝宝出生当天可以停药,停药后如果肝功能异常,没有重型肝炎的表现,可以考虑休息等保守治疗。
对于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的妈妈,在产后第1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产后停药及未服用抗病毒药的妈妈,于产后2-3月复查至产后6个月,如果肝功能异常,及时到肝病科就诊。
母乳喂养并未增加婴儿的感染几率,没有必要监测乳汁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和/或乙肝病毒DNA。产后停药的妈妈可以母乳喂养;产后继续服药的妈妈,如果为短期服药,如产后1个月,也可以母乳喂养;如果产后需要长期服用替诺福韦酯的妈妈,由于宝宝经母乳而吸收的替诺福韦酯的浓度较低,可以考虑母乳喂养,同时需要观察药物对宝宝是否存在不良影响。
在此建议所有准备怀孕的女性乙肝患者,都应进行怀孕风险的评估,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可以怀孕,应做到孕前、孕中、产后全周期乙肝治疗管理,不仅能减少孕期肝脏疾病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还能减少该病对宝宝的影响。
(由“问药师”团队李梦媛药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