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产后康复,许多女性并不陌生,随着相关业务的开展和普及,已经越来越受到女性朋友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年轻的宝妈们,很多都把产后康复做为生完宝宝后的头等大事,有些宝妈甚至在孕期都订好了产后康复套餐。产后康复包含有盆底修复、骨盆修复、腹直肌修复等,这其中哪些损伤是需要及时就诊治疗的,而哪些是可以自我恢复没必要花冤枉钱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解析一下。
一、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像一只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子宫、阴道、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使它们处于正常位置,同时控制排便、排尿、维持阴道紧缩度、参与性生活等。怀孕之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从孕前的鸡蛋大小到产前的西瓜大小,重量从几十克到几千克。这样长期持续的重压让盆底肌不堪重负,再加上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盆底肌被极度牵拉,最终引起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撕裂和损伤。如果不做修复的话,是很难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以及性功能障碍,将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盆底疾病的患者是不能自愈的,所以说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的修复是非常必要的,把握产后42天—6个月黄金恢复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二、骨盆修复
骨盆是由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位于我们身体的中枢位置。作为人体部位的C位,上面承接着脊柱,下面连接着下肢,中间容纳着生殖器官,维持着身体的平衡。怀孕时,内分泌激素使骨盆的关节和韧带松弛,有些人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好像整个骨盆比以前大了一圈,形成“大屁股”。分离的耻骨联合是有恢复功能的,但是,如果宝妈耻骨联合分离超过1CM或上下错位,引起疼痛、肿胀、甚至影响抬腿、下蹲及走路的,就要及时康复治疗。所以说骨盆的修复是要看个人情况的。
三、腹直肌修复
腹直肌是位于腹部中线两侧对称排列的一对肌肉,具有保护和固定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的作用,中间的腹白线把两块肌肉紧紧的拉在了一起。女人怀孕期间,随着宝宝渐渐长大,腹部越来越膨隆,腹白线被拉伸变薄,使两块腹直肌从腹白线处分开,间距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导致生完宝宝后肚皮松松垮垮,依然大肚腩,并且伴有腰背疼,严重的腹直肌分离还会导致脏器下垂,甚至腹壁疝的形成。产后42天检查腹直肌分离如果恢复到2指以内,基本是正常的,不需要进行修复。如果在2指以上,就需要尽快治疗。所以腹直肌的修复,是要看分离程度的。在这里也提醒各位宝妈,千万不要做卷腹动作去锻炼腹直肌,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还会加重腹直肌的分离,造成肌肉的进一步损伤。
产后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比如子宫复旧不良、切口愈合不良等,每一位宝妈出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总之,产后做任何一项修复,必须在产后通过专业评估后,再根据个人情况去制定个性化方案,给予具体指导并及时评估疗效,绝不能过早的、盲目的、毫无目的去办理一些产后康复套餐。
本文文稿提供:许雁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