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胚胎停育是怎么一回事?
日常生活中,会听到有人说:“她的孩子死到肚子里了!好可怕!”,其实这就是医学上所讲的胚胎停育。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胚胎停育。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所致发育停止。
大部分孕妈妈在胎停育后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孕妈妈可能会见红。通常很多时候是孕妈妈在找医生做产检的时候才知道胎停育的。
那么,胎停育一般会有哪些征兆呢?
1.早孕反应消失:
如果孕妈妈觉得自己的早孕反应没之前那么强烈了,有的还会出现阴道褐色分泌物或出血等异常,这个时候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2.阴道出血:
正常妊娠通常是不会出现阴道出血情况的,出现阴道出血往往提示异常,然而孕早期出现阴道出血的原因也比较多,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宫颈息肉、宫颈癌等均可出现孕期阴道出血的情况。
那么对于孕妈妈来说,尤其平时不注重体检的女性,应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以明确原因。
3.下腹隐痛:
孕期有比较轻微的腹痛,或者突然间腹痛,疼痛比较剧烈,都要引起重视,有可能是先兆流产、宫外孕,也有可能是胎停育。
只要腹部出现任何不正常的反应,最好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
如何诊断胎停育?
如果医生在彩超下监测胚胎,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则可准确的判断胎停育的发生:
结合停经时间,尤其大于6周,宫腔内没有发现妊囊;
妊囊变形,没有张力;
妊娠囊直径 4cm却看不到胎芽;
有胎芽却看不到胎心搏动;
对比前次彩超检查发现胎心消失了。
当然,通过抽血化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也能协助诊断胎停育。
大家都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停育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染色体异常
也可以理解为遗传异常。胚胎本身发育异常导致的停育,实际上是遵循了生物界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法则。
2.内分泌失调
胚胎早期发育需要三个重要的激素保持一定的水平,雌激素、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功能不足(LPD)、泌乳素升高(PRL)、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甲状腺疾病等是引起胚胎停育的重要内分泌因素。
3.免疫因素
母亲如果患有自身免疫疾病或生殖免疫异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等阳性者,可能导致胚胎停育。
机体免疫因素,是把双刃剑,好的免疫可以帮助机体清除细菌、病毒,但是有的不加识别就把孩子也排斥清除掉了。
4.受孕内环境异常
通俗的讲就是种子生长的“土地”的好坏,若有子宫的各种异常,如多次流产致使内膜太薄、纵膈子宫、子宫肌瘤等等。
“土地”不好,长不出好的“果实”。子宫就是胎儿发育的土壤,土地不够好,胎儿也不行。
5.感染
感染因素是孕期一个可怕的因素,全身感染或妇科常见的生殖道炎症,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可导致宫腔感染,致使胎儿停止发育。
妊娠早期严重的TORCH感染可能引起胚胎停育,所以提醒各位备孕女性及孕妈们远离宠物、避免食用未熟或污染的食物。
6.血栓前状态
又称血液高凝状态,普遍的观点认为高凝状态使子宫胎盘部位血流状态改变,使胎盘血供下降,胚胎或胎儿缺血缺氧,引起胚胎或胎儿发育不良。
7.外环境因素
物理性因素:X射线、噪音、超声及高温等;
化学性因素:药物及电离辐射等;
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酗酒、吸毒等。
8.创伤及心理因素
如手术、外力直接撞击、性交过度可导致胎停。情绪紧张使机体内神经免疫及内分泌发生紊乱,特别是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造成胎儿停育。
7.不明原因
部分胚胎停育没有明确诱因,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也许会找到更多的原因。
胎停育不仅会给孕妈带来痛苦的精神打击,更重要的是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临床上如果彩超检查提示“未见心管搏动”,别轻易下“胚胎停育”的结论,仔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排除排卵推迟、孕囊晚着床等情况,尤其是“珍贵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失去一个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临床评估妊娠,不单单是凭借HCG、孕酮、彩超的结果,有的时候需要时间,建议耐心等待,给它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甚至有可能出现彩超诊断失误,建议去复查彩超,总之,需反复结合各项结果,综合评判,不轻易抹杀一个孩子生存的权利。
那么如何预防胎停育呢?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与母亲年龄有关,建议35岁之前怀孕生育。如果超过35岁生育,建议孕前行遗传学检查。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于有血栓史的患者,主张应用低分子肝素;如果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则应用黄体酮制剂,等等。
最后,希望各位孕妈一定要在孕期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有异常状况及时就诊。
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按时产检、合理休息等方式,积极预防胎停育的发生。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 韩倩娟
配图: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