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丨 孕期补充维生素D,预防胎儿骨骼和脏器发育畸形
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期盼。然而按照原国家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年有80-120万左右的出生缺陷患儿出生,每3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患儿出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出生缺陷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身体结构畸形、缺失和异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和发育异常以及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等。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重型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症、软骨发育不良、唇腭裂等,多达8000余种。
从2005年起,每年的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有些还不为人类所认识,但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的共同作用。减少出生缺陷,关键在于预防。
“三级预防”策略 预防出生缺陷
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出生缺陷干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孕前及孕早期(又称围孕期)阶段的综合干预,通过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遗传咨询、孕前保健、合理营养、避免接触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戒毒等,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级预防: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三级预防:针对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或减少致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重视和国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孕前及孕早期女性为预防宝宝出生缺陷而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D等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通过近年来调查研究显示,孕妇缺乏维生素D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为胎儿发育不良尤其是佝偻病等埋下了隐患。
80%孕妇缺乏维生素D 为佝偻病埋下隐患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承担的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经过两年的临床检测,发现受调查的2万孕妇人群中有超过75%的人存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为此,国家将维生素D对孕妇影响调查研究纳入到国家973计划。其中缺乏维生素D的孕妇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低于国际标准,为胎儿发育不良尤其是佝偻病等埋下隐患。
此外,医学专家对近2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维生素D营养资料分析发现,研究人群中 80%的孕妇和全部新生儿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缺乏状态。
来源:《儿童维生素D缺乏——一个需要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 年4月21卷2期)
孕妇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胎儿的骨骼发育、牙釉质形成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早期胚胎细胞的发育,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出生低体重。还会使胎儿骨骼钙化以及牙齿萌出受影响,严重者可致使先天性佝偻病。为了有效预防胎儿出生缺陷,孕妇应补充维生素D。
预防宝宝佝偻病 孕妇应补充维生素D
孕期补充维生素D这一预防佝偻病的建议,在2015年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上便给出详细解读,一篇标题为《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的文章指出:在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以致骨骼发生病变、维生素D缺乏还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科医疗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提出,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孕妇围绕生产过程的一段特殊时期,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阶段)开始,并提出在胎儿期的预防可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d,同时服用钙剂。如有条件,孕妇应检测血25-(OH)D浓度,存在维生素D缺乏时应给予维生素D治疗,使25-(OH)D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孕妇维生素D水平低下 影响胎儿健康
孕妇维生素D水平低下,不仅影响到孕妇的健康,而且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因为胎儿维生素D的水平以及维生素D的储存取决于孕妇的维生素D水平 近年来发现,孕妇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多种胎儿或儿童疾患的发生有关,如软骨病或佝偻病、口腔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皮肤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1]
还有研究发现,母妊娠22周前维生素D缺乏是先兆子痫强且独立的危险因素 母亲维生素D缺乏与哮喘及精神分裂症相关联。有专家建议妊娠期及哺乳期每天补充维生素D6000IU。[2]
最后,祝愿各位准妈妈都能做好预防出生缺陷的准备,及时足量的补充维生素D,孕育健康聪明的宝宝!
[1]《孕妇维生素D缺乏及其对胎儿的影响》 宋淑军 张文颖 刘俊丽 周玲 贾海英 周金莲 吴洁 杨乐冰 司少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年6月第20卷第6期
[2]《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 向伟 中国使用儿科杂志 2012年3月第27卷第3期
图片 | 刘帅军 摄图网
编辑 | 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