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母体后的24小时内,阴道排出的血液量超过500ml的情况。产后出血包括三个时间段:胎儿娩出母体而胎盘没有滑出的阶段、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阶段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阶段。
产后出血通常集中在前两个时间段里发生,因此,家人和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新妈妈的出血情况。
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宫颈裂伤、胎盘滑出不顺、凝血功能障碍等。但临床上最多见的还是子宫收缩乏力,由于子宫松弛,大量的血液积聚于子宫中,而阴道只出少量的血,新妈妈就容易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而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最有效的方法,新妈妈也可通过注射缩宫素,以药力的方式帮助子宫成功收缩。
产后出血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产后一旦发生出血,会给新妈妈以后的恢复造成极大的困难,如果是产后大出血,极易引发休克,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因此,产后要密切注意新妈妈阴道流血量及子宫的收缩情况。
产后出血的高峰期一般都在分娩过后的2小时之内,从产后2小时到24小时之间,血流量会逐渐减少。但是,如果产后24小时后阴道还是大量出血,流量超过400ml就属于晚期产后出血。
1..新妈妈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后血液不易凝固,导致血流不断。
2产后胎盘或是胎膜在体内存留,由于未完全排出导致产后开始出血。
3.胎盘在子宫附着部位修复不利,伤口不能及时恢复。
4.对于剖宫产的新妈妈来说,子宫切口处恢复不利也会引发晚期产后出血。
1.有些新妈妈产后出血的时间会延后到产后的1~2周。症状多表现为低热,阴道突然间大量出血或是间断出血。
3.缓慢地出血,由于身体系统有可代偿性补充功能,脉搏、血压及身体状况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但是这种情况极易被忽视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机会,当新妈妈失血到一定程度时,同样会出现休克症状。
一旦新妈妈出现上述的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