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孕傻三年,我觉得犯傻是从怀孕开始的。拿着报告,刚问过医生,下一秒就忘记了。产检,有人陪着,才能查漏补缺。毕竟医生也是很忙的。
第一次怀孕的人,想着怀胎10个月后,生下娃就解脱了。但经历了,才知道,看娃才是挑战的开始。
宝宝已经1岁半,作为过来人,总结了这3招轻松带娃经验。
确定坐月子方式和带娃方式。
也许,自己生完孩子,思想上,觉得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现实却是,从内到外,人都发生了改变。骨盆,盆底肌,腹肌等,都需要运动,才能恢复到怀孕之前。
有时过了几个月,等到夏天了,还必须穿长裤,短裤穿了,膝盖就会受不了。当然,有些人,就跟没事人一样,穿得很清凉,也没事。
如果条件允许,请一定做个懒产妇。
因为娃娃就是吞金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去月子中心,有专人管孩子和产妇,可以更好地休息和恢复。
或者请个靠谱的月嫂,实实在在地坐好月子。
条件一般的,就只能靠亲人。婆婆照顾一周两周还可以,时间长了,也会烦。自己的亲妈,能来的,不要怕什么忌讳或者邻里的谈资,该来就来。毕竟,看见亲妈,有什么小要求,亲妈都会尽快去做。
自己的男人,一定要好好拍拍马屁。孩子换尿不湿,洗屁屁,洗澡等,才能有个人,搭把手。没人帮忙,上厕所都是困难。明明孩子睡着了,一离开,她就能哭起来。
如果想办法,都无法发动一切力量,那就只能靠自己。
懒点,就懒点了,卫生方面,就不要太龟毛了。
太累,不想做饭,就点外卖吃吧。
实在想出门了,就只能想好都去哪,需要买什么,快去快回。
宝宝不会站之前,总是需要抱在身上,确实会比较累,还容易压抑。
但等了宝宝会站了,就能多出去玩了。
等宝宝会走了,你不喜欢出去玩,宝宝也闹着要出去玩。跟在小屁孩后面,只恨他为啥不会累,总有精力跑来跑去,中午为啥不睡觉呢?
安全要做到位。
宝宝是第一位的,尽量不要离开视线。可以装那种防撞蚊帐,大点装床围。
客厅可以铺爬行垫,冬天冷,我垫了2张1.5cm的。坐上去玩,才不会觉得凉。
沙发和茶几之间,铺了方格的地垫,沙发另一端,摆了装有尿不湿的纸箱,即使孩子爬下沙发,也能有个缓冲。
茶几,床头柜等宝宝可能接触到的地方,装上防护条。
没有喂孩子东西,但她的小嘴却在动,就一定要把她头朝下,伸手去嘴里扒拉一下,看有什么异物在里面。
等宝宝会做了,学站了,学走了,很容易往后一仰,梆的一声,最是心疼。带上防摔神器,会有点缓冲。
会走了,一定要让孩子穿鞋子。宝宝虽然会走,但她的几个脚指头还使不上劲的时候,走在光滑的地板砖上,遇到点水,就容易哧溜一下,后翻碰头,大哭。
宝宝的脚指头使上劲,遇到点水,她会选择爬过去,或者脚丫子使劲,也能慢慢走过去。但这需要几个月。
学走到会跑,这几个月,应该是比较累,比较操心的几个月吧。
抓大放小,要有发泄渠道。
从一个女人,变成妈妈,不只是怀孕的不方便,还有照顾娃时的各种鸡毛琐事。烦的时候,都想把娃娃塞回肚子,至少还能清净点,还能想工作,就工作。想出去,就出去。
第一年,身份的转变,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过来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跟妈妈说,妈妈总是说,女人都有这一关要过。熬一熬,孩子大了,就好了。
婆婆直接说,我的三个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没人帮过她。所以,她忙成陀螺,饭也是随便做做。家里种什么吃什么。肉基本上不买。
老公异地,一个月回来一次,还想休息。婆婆也是主张男人不带娃的。看见他管孩子,就直接抱过去了。
但为啥大家都有了新的身份,就只有我变化最大,付出最大,不断挑战自己的看娃极限。其他人,却都能躺平吗?
实在压抑时,会微信老公,说着说着,就大声宣泄起来。很多时候,他会沉默,或者挂电话,或者受不了了,就骂我几句。
宝宝4个多月的时候,肚子很大,腹直肌分离严重,就去做产后修复。一次1个小时多。那边都是当妈妈的。会帮忙看宝宝。
边做恢复,边聊天。她们也会分享过来人的一些经验。
比如,不要跟一些长舌妇讲自己不高兴的事情,他们会添油加醋地说给别人听。
怎样说话,家人才能更理解自己,才能更愿意一起看娃?
怎样看娃,会轻松点?
后来,我就尽量带孩子出去,找同样带娃出来的年轻邻居们,聊天。彼此说说,听听。就会觉得不只是自己这样,每个新妈妈都有各自的烦恼。
也会在微信上,找同样做妈妈的同学们聊聊,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但一通电话,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们的开导,能让我的心情好很多。
后来,看书,写字也能让自己心情变好。就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了。
自己心情好,宝宝也会看到更多笑脸,对她也是好的。
总之,新手妈妈,最好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坐月子,按照自己能接受的方式看孩子,是否需要家人帮忙,根据自身来判断。有的人,喜欢婆婆妈妈等亲人,帮忙看孩子。有的觉得老人观念传统,事多,更愿意小两口看孩子。可以避免家庭矛盾。
不管哪种方式,孩子的安全一定要重视,在家里,在外面,都要尽量不离开视线。
女人到妈妈,身份的转变,总有各种压抑和不开心的事情,严重的,甚至会抑郁,做傻事。不开心时,一定要找到适合的人聊天,找地方,找办法发泄出来。
这3个方法,熟练掌握,就能轻松带娃了。
#育儿经#
#育儿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