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泡腾片可以天天喝?过量补充可能会引发毒副作用
2016年08月22日 07时58分
四川在线
【字体:
七成受访者会额外补充维生素,但医生称过量补充可能会引发毒副作用
如今,维生素类药物被很多人视为保健品,越来越多的人从药房、超市、网购等途径购买并长期服用,将其作为正餐之后的“第四餐”,然而,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过量补充不但错误而且会有一定风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李宏宇并不建议盲目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健康的成年人应该通过均衡饮食来补充维生素,从饮食中摄取不够的人群再在医生及营养师的建议下合理补充。”
现象
将维生素视为保健品七成受访者额外补充
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维生素C,在很多人眼里或许就是越多越好。成都市民王女士前两年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用维C泡腾片泡水喝,深受感染的她隔三差五地也会泡上一粒泡腾片,“酸酸甜甜的,不仅美味,还能享受呲呲作响的美妙气泡上下翻腾的乐趣。方便、美味又富含维生素C。”张小姐最近在超市买了一瓶维生素C片,但她说自己并非是因为维生素C缺乏需要补充,“维生素C有抗氧化、淡斑和美白的效果,我觉得可以吃一些,毕竟每个女孩子都是爱美的,而且维生素C本身对人体也有很多好处,多吃一点也不是坏事吧。当然,我也不是每天都吃,放在办公室里,想起了就吃一片。”《生命时报》曾联合新浪微博进行的网络调查发现:超过七成受访者会在“正常饮食之外额外补充维生素”;但是六成人并不知道“维生素过量的副作用”。调查还发现,70%的人并不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而是“觉得自己缺,就补了”,或是“受到广告影响”和“跟随大家一起补”。
纠正
超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造成牙龈出血
维生素被视作好东西,但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想到,过量补充维生素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比如白领们喜欢喝的维生素C泡腾片,果味口感好,每天当饮料喝上几杯,可能造成糖分的摄入超标,另外,维生素C的过量摄入也可能引起一些副反应甚至是毒副作用,“牙龈出血是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之一,但维生素C长期超量服用,也会造成牙龈出血。维生素制剂过量,容易造成引起结晶,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泌尿道结石的一种诱因。”
如果急需补充维生素制剂,市民应该注意些什么?“首先是补充时间,”李宏宇说,“维生素的补充时间最好在早饭与午餐之间,不要空腹补充,胃酸会抑制很多维生素的吸收。”其次,切忌单一补充,建议补充复合维生素,“正规厂家生产的复合维生素制剂,根据人体需要,按照标准将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配比。维生素搭配不得当,起不到补充作用。”另外,受潮、过期的维生素片不要服用。
■医生释疑
1
哪些人应该补维生素?
婴幼儿孕产妇等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李宏宇介绍,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常见的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在食物中含有脂肪的时候才能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通常情况下,从饮食中摄取不够的人需要根据情况来补充,比如婴幼儿、孕产妇、因偏食造成营养不良的青少年儿童,以及食欲减退、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的老年人,还有一些长期服药的结核患者、肾病患者等,可在营养师和医生的建议下合理补充维生素制剂。能够正常饮食的中青年均可通过均衡的饮食进行食补。
2
如何补充维生素?
每天餐桌上有两三种蔬菜
李宏宇介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瘦肉、奶类、蛋类及动物肝脏内,水溶性维生素多可以从全谷全麦类食物、豆制品、坚果类等食物中摄取。“例如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及水果里,蔬菜每放上一日,维生素大概会损失5-7%,3天以后,维生素基本会损失50%,因此建议市民不要一次大量购买新鲜蔬菜。在每日的供给中,保证生的蔬菜400至500克,水果200至250克,就可以满足体内所需的维生素C。”
李宏宇建议,市民每天餐桌上各色蔬菜最好有2至3种:白色蔬菜如白菜,红色蔬菜如番茄,绿色蔬菜如青笋,黄色蔬菜如胡萝卜,青黑色蔬菜如西兰花,紫色如洋葱等,“多样选择,合理搭配补充。”此外,得当的烹饪方法也很重要,因为不当的烹饪手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维生素流失,“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尽量急火快炒,能清洗干净的蔬菜可多采用凉拌、煮汤的烹饪方式,少爆炒、油炸。”
科普
维生素过量的危害
维生素A过量
维生素A对人很重要,但是脂溶性的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速度很慢,过量摄入的维生素A会以视黄醇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时间长了会引起慢性的肝损害;如果一次性摄入的剂量太大,还会引发急性中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对孕妇来说,有证据表明,在孕早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会使胎儿致畸的风险显著上升。当然这些中毒症状都是由直接摄入视黄醇(酯)形式的维生素A引起的,摄入相同当量(即按视黄醇的12倍计算)的β胡萝卜素则没有观察到中毒症状。
维生素D过量
维生素D是防治佝偻病的要药,但应用过量所造成的后果比患佝偻病还危险。维生素过量造成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早期征兆主要包括痢疾或者便秘,头痛,没有食欲,头昏眼花,走路困难,肌肉骨头疼痛,以及心律不齐等等。晚期症状包括发痒,肾形矿脉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体重下降,肌肉和软组织石灰化等等。
维生素C过量
长期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C会影响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不仅能引起高铁红细胞贫血,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引起肠蠕动亢进、腹泻、腹痛,可使胃酸增加,还常会使胃炎和胃肠十二指肠溃疡病情加重等等。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后突然停药,可以造成反跳性坏血病。(据南方日报)
饮食调节补充维生素
补维生素B1
维生素B1缺乏时,会让人情绪压抑,严重时会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建议每天至少吃50克杂粮(紫米、糙米、黑米、燕麦、荞麦、红豆、绿豆,小米等)。
补维生素B2
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嘴唇、嘴角、眼角、舌头等黏膜部位肿胀发炎。除了补充奶制品、蛋黄、谷类、牛肉外,建议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尤其是深绿色叶菜,比如菠菜、小油菜等,维生素B2含量高于浅色蔬菜。
补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易至皮肤干燥、干眼病等。建议饮食中,适量吃些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木瓜、柑橘等黄色蔬果,深绿色的叶菜也有一些胡萝卜素。幼儿也可以少量吃些动物肝脏,其中维生素A的利用率比蔬果更高。
补叶酸
孕妇缺乏叶酸,可能会引起婴儿畸形;中老年人叶酸不足,会增加患中风、心脏病,乳腺癌和老年痴呆的风险。建议摄入大量的绿叶蔬菜,叶子越绿越好,比如小油菜、菜心等,多吃也没有过量风险。(据沈阳日报)
(记者 段祯 实习生 苏英)
责任编辑:李莎莎